三省六部之吏部:作为六部之首,吏部的详细职能是怎样的?

注:本文以明清六部为例 。
六部的排序是 吏、户、礼、刑、兵、工 。这有些类似后世领导排顺序 , 实权大、地位重要的排在前面 。比如在清朝 , 军机大臣一般从各部尚书当中选拔 , 而吏部尚书进入军机处的概率最大 , 户部尚书的概率也很大 。但是 , 工部和兵部的尚书一般不太可能进入军机处 。因为 , 工部和兵部的职权比较边缘化 , 尚书的实权比较小 。就连吏部侍郎、户部侍郎进入军机处的概率 , 都比工部尚书大 。这和级别没有关系 , 主要看所负责部门的实权大小 。
三省六部之吏部:作为六部之首,吏部的详细职能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政治实践中 , 最主要的两项权力 , 一个是人事权 , 一个是财权 。用最简单话说 , 在自己家里 , 最主要的是哪两样?一是家里的小孩子谁说了算;一是家里的钱谁在管 。一般在这两个问题上说了算的人 , 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这跟户口簿上的''户主''是谁 , 关系不大 。吏部侍郎比工部尚书的实权要大得多 , 原因就在这里 。
六部中 , 首重吏部 。吏部权力最大 , 因为它管理的是官员的任免、升迁、考核、惩罚 , 和所有官员的切身利益相关 。
那么 , 吏部真的能够决定天下官员的仕途吗?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 。从名义上来讲 , 天下官员的任免奖惩都是由吏部操作的 , 但实际上 , 吏部的权力在过程中会大打折扣 。以最近的清朝为例 , 吏部尚书能任免各省的巡抚吗?不行 , 不要说巡抚不行 , 就是布政使、按察使 , 吏部也任免不了 。
三省六部之吏部:作为六部之首,吏部的详细职能是怎样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过 , 吏部尚书虽然不能任命巡抚 , 但是可以审核候选人的资格 。同时 , 吏部可以提名人选 , 这两项权力也是很要命的 。人事权可以分解成很多阶段 , 按照人事任命的过程可以分为考察、提名、决策 。皇帝掌握了最终的决策权 , 考察、提名的权力则在吏部 。所以 , 吏部还是掌握了相当一部分人事实权的 。尤其是对中低级官员的任免 , 吏部的操作还是非常关键的 。皇帝不可能对所有的官职都亲自过问 , 他只掌握高级官员和极少数的关键岗位 , 中低级官职就放手给吏部了 。吏部实际上负责中低级官员的任免和高官的审核、提名 , 外加办理所有人事案的程序事务 。
中央各部 , 部下分司 。各部的长官是尚书和侍郎 , 一般尚书有一位 , 侍郎有左、右两位(清朝比较特殊 , 有满汉两套班子) 。各司的负责官员是郎中、员外郎、主事 。他们就是司官 。司官有好多位 , 六部中有的司有十多位司官 。这其中 , 多数司官是不干活的 , 掌握实权的是两位 , 一位是''掌印郎中'' , 一位是''主稿郎中'' , 前者负责用印 , 后者负责处理公文 。可能还有帮掌印、帮主稿 , 但真正用权的人 , 一个司中也就这么三四位 。通常是按照资历、参考业务能力 , 推举司中实职官员担任 。在清朝 , 满族官员任掌印 , 汉族官员任主稿的情况较普遍 。吏部一共有两百多名官吏 。请注意是''官''和''吏'' 。吏也称书吏、经承、攒典、贴写等 , 不是官 , 而是一种差役 , 是政府向老百姓征发的徭役 , 让老百姓到政府机关来义务工作 , 是''在官之民'' 。和官员一样 , 吏也是有编制的 。吏部的官和吏合在一起 , 有超过两百个编制 。在实际工作中 , 官员们先前读的是四书五经 , 没有受过专门的业务训练 , 加上在一个岗位待上三五年就调任转走 , 因此业务工作很生疏 。承担具体工作的几乎都是吏 。书吏反过来操纵政务 , 上下其手、营私舞弊的现象 , 在明清两朝都很严重 。通常都是书吏处理实务 , 提出意见 , 司官同意后上报堂官 , 堂官认可后奏报皇帝 。皇帝御批后就成了国家的正式法规、政策 。可追根溯源 , 它是书吏的意见 。书吏往往利用司、堂官员业务不济、精力有限 , 把官员变成了手中的工具 。有人就感叹 , 清朝是与胥吏共天下 。当然了 , 书吏能否得手 , 关键在官员 。如果遇到办事认真、业务娴熟又精力旺盛的官员 , 书吏就没法蒙混舞弊 , 只能乖乖当官员的行政工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