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在川大展出 诗人手稿、书画、档案等重要诗歌文献及物件亮相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12月23日下午,“70-80年代中国校园诗歌文献整理与研究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举行。会议由诗歌文献专家刘福春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李怡、梁平、邓翔、向以鲜、尚仲敏、刘福春、周维东、陈思广、姜飞、朱彤、谢君兰、周文、欧阳月姣、康宇辰等人在线下现场发言。郭娟、傅元峰、刘波、胡亮、王学东、汤巧巧、袁昊、李俊杰等人在线上参会。与会学者围绕新时期校园诗歌的生成、发展及流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受邀参加线上参会。
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在川大展出 诗人手稿、书画、档案等重要诗歌文献及物件亮相
文章插图
在会议线下现场,还举行了聘任仪式。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聘请三位新时期校园诗歌的见证人尚仲敏、向以鲜、邓翔为特聘研究员,并为他们颁发了特聘研究员证书。三人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学生诗歌运动的践行者和见证人,至今仍活跃在中国诗坛。
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在川大展出 诗人手稿、书画、档案等重要诗歌文献及物件亮相
文章插图
线下到场的参会嘉宾还参观了正在展出的名为“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展出时间是12月21日-25日)。展品包括诗集、诗论、诗歌期刊、诗歌报纸、诗传单、诗人手稿、书画、档案等重要诗歌文献及相关的诗歌物件,都展现在大家面前。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李怡介绍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统”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时人有“朦胧诗”之说,史称“新诗潮”。四川大学刘福春新诗文献馆收藏了大量“新诗潮”珍稀文献,特别是当时影响很大的校园诗歌文献,包括四川大学当年的校园诗歌文献。所以,我们特别整理展示,并约请成都的历史见证人奉献各自珍贵藏品参展,以飧后人,以证历史。”
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在川大展出 诗人手稿、书画、档案等重要诗歌文献及物件亮相
文章插图
2018年10月10日,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在成都成立,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著名批评家李怡和成都市文联主席、著名诗人梁平担任双院长。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两年多来,依托刘福春教授新诗文献馆的资源优势,开展系列面向校园和全社会的普及活动。比如设立金沙诗歌奖,打造属于中国诗歌奖项的“金沙标准”;筹建中国(四川)诗歌文化研究与普及基地,以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研究成果,展开社会调查,发布“中国国民诗歌素质年度报告”。同时,加强与中小学教师的联系,基地专家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撰写中小学诗歌教育考察报告,建立诗歌教育数据库。
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在川大展出 诗人手稿、书画、档案等重要诗歌文献及物件亮相
文章插图
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梁平透露,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还将“设立驻校诗人制度,使学生在与诗人的接触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思维方式、把握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的脉搏。引入驻校诗人制度是实现作家和高校联合、大学教育与诗歌互相浸润,实现大学生与当代诗人的对话与互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格。遴选当代著名诗人或有发展潜力的诗人入驻四川大学一年,为其提供良好创作环境,而诗人则在这一年中完成学校分配给他的教学、讲评学生诗作以及诗歌讲座任务。”
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在川大展出 诗人手稿、书画、档案等重要诗歌文献及物件亮相】【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