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初补入学,步射弓一石”,宋朝武举武学中的射箭文化

科举制度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君王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自武则天开始,科举考试中不仅包含了文艺知识的考察,同时也包括对应试者武艺才能的考察。宋朝的武举武学制度,在继承唐代武举制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以射箭文化为中心的宋朝武举武学选拔制度,丰富了科举制度的内容,在官员选拔制度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凡初补入学,步射弓一石”,宋朝武举武学中的射箭文化
文章插图
一、抵御外敌入侵,武官自身素质的提高,社会风气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促成了以射箭技能为核心的宋朝武举武学制度自宋王朝建立以来,对外战争的屡次失败促使统治者急于选拔“智谋之将”以应对危局。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武举的内容,是宋朝统治者将读书和科举考试理念应用于武官选拔的结果。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可以选拔出知书之将,从而提高武官的素质。(一)选拔谋略之将成为武举和武学设立的主要动机唐朝开始,统治者在官方的选拔人才机制中开始通过考试制度来选拔武官,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武技为主,特别注重应试者使用武器的能力。宋朝初年,统治者并不重视武官选拔在人才选拔制度中的重要性,在“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武官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凡初补入学,步射弓一石”,宋朝武举武学中的射箭文化
文章插图
到宋真宗时期,才重新认识到武官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当时由于对外频繁发生,宋王朝在战争中屡屡失败,面对对外战争的多次失败,统治者开始意识到武官的重要性。在此之前,军队中的许多将帅也是由文官担任,这些文官虽然熟知作战谋略,却也只是一些“纸上谈兵”的水平,在实际作战过程中,根本无法有效指挥士兵。作战的连连失败,导致王朝政权的不稳定。尤其是在一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入侵更是家常便饭之举。这些小范围的骚扰,虽然不会给统治者带来多大的威胁,却容易造成边境地区政权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当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许多百姓哀声怨道。为了稳定边防的秩序,在科举考试中增加武举这一考试项目,可以为统治者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武官,这些武官在上任后积极对边境地区的士兵加以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士兵的素质,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为稳固边防形式奠定了有效的军事力量支撑。(二)人们对武官的素养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提高了武官的社会地位,为武举武学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数是一些文官,大多数文官都是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读才有机会在科举考试中及第,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官自身的素养都比较高,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比武官要高出许多。而当时,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武官大多数时候是由那些只有匹夫之勇,而无雄才大略的人构成的。这些人虽然在军事战争中可以凭借一身蛮力带领军队在战斗中获得胜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素质较低。在待人处事方面,往往粗鲁蛮横,没有一丝文人气息。
“凡初补入学,步射弓一石”,宋朝武举武学中的射箭文化
文章插图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武官也开始注重自己文化素养的培养。当时人们的娱乐活动比较丰富,文人墨客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吟诗歌赋,有些武官也会在闲暇之余参与一些娱乐活动。久而久之,受到他人的影响,这些武官的素质在无形中也慢慢提高。武官一改前代以来粗鲁蛮横的形象,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朝廷的人才选拔制度中,武举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三)社会风气的开放性以及和谐性,使得人们更容易接纳不同的官员宋初,为了尽快恢复国家经济的发展,宋朝统治者实行了“修生养息”的统治政策,在这种开明的管理体系之下,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对于原先的许多事物,愿意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武官也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通过武举制度选拔出具有不同特色的官员,有利于丰富朝臣中官员的丰富性,对于朝政大事,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法,对于稳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态平衡,具有很大的作用。二、以射箭文化为中心的宋朝武学制度,是宋朝人才选拔制度中的一大特色由于当时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加上敌国的武艺技能,尤其是骑射技能比宋王朝要强很多。因此,射箭在武艺培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