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苍溪王姓之源:安东将军王浑的江湖( 二 )


战国秦汉,各国之间争强好胜,到秦灭六国,天下统一,大批王侯公卿之族消失,子孙们为了怀念逝去的华贵、荣耀,或凝聚光复重振河山的意志,以及杂存的心态与动机,均归结到切实有效的举措——要以“王”为家族,成为自己家族的姓氏标志。
《通志·氏族略》中最著名的就是齐国王室后裔的“妫姓王氏”,于是“妫姓”也成了王姓源头的新提法。到魏晋隋唐时期,先后出现所谓的“五胡乱华”之说,即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十六国”即在中原和边疆出现了一大批少数民族政权,正是在这种民族大融合的积极态势下,“外性王氏”以铁的事实占据、散落于中原大地。于是“外性王氏”最终成为“王姓”的第四源头。
 探秘苍溪王姓之源:安东将军王浑的江湖
文章插图
总之,我们如果把“王姓”演变看作是一条大河流的话,那么,先秦时代的“子姓王氏”“姬姓王氏”和“散姓王氏”“外姓王氏”四种说法必定就是“王姓”四条支流的源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中道出天下之事演绎的常理。我认为 “王姓”四个源头的概括,逻辑性、规律性、历史性均能得以体现。
“王姓”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姓,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果。魏晋隋唐以后,“王姓”炼就成大姓氏成为定势,直到现在“王姓”探源仍在进行时,但均有“探”无“果”,还没有出现有根有据的新推论与新的见解。
 探秘苍溪王姓之源:安东将军王浑的江湖
文章插图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世仕州郡为冠盖。东汉末年司徒。养女即貂蝉。)
(二)王者的江湖
王姓源头众多,多为帝王之后。到汉唐时期,著名望族已达二十一支,史称“二十一望”或“二十一郡望”。“二十一望”分布大致如下:
太原王氏:分晋阳和祁县两支。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南郊一带。祁县即今山西之南地区。
还有琅琊王氏、北海王氏、陈留王氏、东海王氏、高平王氏、京九王氏、天水王氏、东平王氏、新蔡王氏、新野王氏、山阳王氏、中山王氏、章武王氏等合计二十一望族。西宋及西宋以后,王姓望族更多,遍布全国,数不胜数。
 探秘苍溪王姓之源:安东将军王浑的江湖
文章插图
据考,川北大部分地区及苍溪的王姓属于太原王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姬姓王氏”。至此说明,我们的远……远古祖先就是——太子晋。
2000多年前,太子晋成了正义的象征。屈原在《远游》诗中写道:“轩辕不可攀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也写过:“吾爱王子乔,得到伊洛滨。”诗句集中表达了两位诗人对太子晋的敬仰。新加坡王秀南曾赋诗:“年少册立,辅政英明……水利民生……贬作庶民……本支百世……我祖德馨。”
北魏时,太子晋后裔王旭官至司空。司空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部级官职。王旭因助司马氏代魏有功,曾封为京陵侯。王旭的儿子王浑成为晋武帝时官魏东中郎将,曾率军灭孙吴,实现了全国统一。王浑官至司徒后,增封京陵侯爵,京陵公。
 探秘苍溪王姓之源:安东将军王浑的江湖
文章插图
看官,川北苍溪的王姓故事必须要从王浑讲起,也可名曰:“王浑的江湖”。
话说西晋初年,太原王氏第三十五代孙王浑被朝廷委任到蜀地任职。
王浑从太原出发时,不忍心将老母亲留在家中,于是携带母亲入蜀。过了汉中入川、经广元、剑阁县进入苍溪地界约五十里,到了一个叫青山观的地方,不幸母亲病故。
王浑身为高官,且以孝服众。在青山观,王浑深怀“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的胸襟,决意就在青山观选择坟地安葬老母。安葬完老母,王浑以国事为重,挥泪上马继续前行,奔赴重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