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缅怀傅高义:温暖家人,不朽巨擘

中新社纽约12月22日电 题:亲友缅怀傅高义:温暖家人,不朽巨擘
亲友缅怀傅高义:温暖家人,不朽巨擘】中新社采访人员 马德林
“作为丈夫,他很温暖,懂得欣赏和理解。”傅高义的夫人夏洛特·伊克斯(Charlotte Ikels)21日在邮件中这样告诉中新社采访人员。
由于手术后并发症,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著名学者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20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一家医院逝世,享年90岁。
作为美国知名的东亚问题专家,傅高义著作等身,在全世界享有声望。他的著作《邓小平时代》为中国人所熟知。他的儿子史蒂夫·沃格尔(Steve Vogel)在其撰写的讣告中这样评价父亲,他从多角度研究了在许多国家中广泛存在的实质性问题,“这使他在学术生涯中多次成为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
“不管他有多忙(而他正是一个工作狂),每晚9点到10点我们都会暂停工作,一起坐在沙发上,每人吃一块巧克力——他负责挑选当晚的巧克力。”夏洛特说,“我们会一起回顾一下当天所做的事情,然后聊聊明天的安排。”
在史蒂夫眼中,傅高义是位“虔诚的丈夫和父亲”,每年都要组织家庭成员聚会。2020年的家庭团聚活动,原本定在12月20日,通过视频会议软件进行。“他喜欢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傅高义多年来坚持和夏洛特一起跑步;直到去世前不久,还每天骑自行车。
傅高义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学者之家”,他的夫人夏洛特、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均在不同领域从事学术工作。
夏洛特是一位人类学家,曾与傅高义共同在中国广东进行研究工作。“傅高义会说普通话,我会说广东话。”她告诉采访人员,当时傅高义的研究侧重政府和政策层面,她自己则关注普通人。“当我们把各自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时,就能清楚地认识政策是如何实施、并实际影响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夏洛特说,子女们对工作的选择不尽相同,有很早就决定投身学术界;也有最初拒绝这一方向,但最后又热情回归了学术这项“家族事业”。“他对待工作非常非常认真。”她认为,几个孩子都在这方面受到了傅高义的影响。
早年当过采访人员的史蒂夫,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重点研究日本问题。“我从未有意识地追寻父亲的道路,但现在我和他的职业生涯的确很相似。”史蒂夫对中新社采访人员说,父亲在工作中会“不计一切代价把问题搞清楚”,自己在这方面有着同样的风格。
“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正在家中处理一些邮件。”对于波士顿大学教授梅丽·怀特(Merry White)来说,傅高义亦师亦友。“当时我完全惊呆了。他怎么会去世呢?他应该是刚刚休完假,或者躲在某个地方秘密地写一本新书。他不会离开的。”怀特22日在回复中新社采访人员的邮件中这样描述她那一刻的感受。
怀特从1973年起在傅高义指导下学习,曾同他一起到中国考察。“他教导我要把事实和数据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而不是假设或者理论。”她说,傅高义教会了她如何让数据讲述事实,“倾听它,然后分析它。”
“他曾问我:‘如何让数据歌唱?’”怀特说,直到今天,自己的研究成果仍然可以归功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悼念傅高义时说,他的理念和信念将对我们产生永久的影响。而在怀特眼中,“傅高义是不朽的。”(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