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一言不合就杀人,为求功名杀娇妻,战国名将吴起真是那样的人吗?


先秦时代|一言不合就杀人,为求功名杀娇妻,战国名将吴起真是那样的人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名将 , 千百年来 , 其军事才能一直被世人所称颂 。
《抱朴子内篇卷十二辨问》中甚至出现了“孙吴韩白 , 用兵之圣也”之赞 。
但是 , 吴起受到的唾骂也不少 。
但所有的唾骂 , 主要集中在两件事上:一、母死不归;二、杀妻求将 。
三国奸雄曹操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就指名道姓地说:“吴起贪将 , 杀妻自信 , 散金求官 , 母死不归 。”
唐朝诗人白居易作有一首赞颂乌鸦的《慈乌夜啼》 , 诗中倒没说吴起杀妻的事 , 但却骂“母殁丧不临” , “其心不如禽” 。
宋朝诗人徐钧干脆以《吴起》为题赋诗说“盟母戕妻亦骇闻” 。
明朝学者黄道周在《广名将传》中说他“母死不归 , 杀妻求将” 。
那么 , 这“母死不归”和“杀妻求将”这两件事是怎么一个过程呢?
事见《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
说的是:卫国人吴起喜欢研究兵法 , 曾向曾子求学 , 后来侍奉了鲁国国君 。齐国人侵略鲁国 , 鲁国国君想任命吴起为将迎敌 , 但考虑到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 , 犹豫不定 。吴起为了解除鲁国国君的疑心 , 成就自己的功名 , 就杀死了妻子 , 向鲁国国君交纳投名状 , 以表明自己与齐国势不两立的决心 。鲁国国君疑心尽去 , 起用吴起为大将 , 让他带兵迎击齐军 。吴起果然有将略 , 一击破齐 , 大获全胜 。
鲁国有人忌妒吴起的军功 , 生怕吴起得到鲁国国君的重用 , 私下里向鲁国国君打小报告 , 大讲吴起的坏话 。他说:“吴起是猜忌狠忍之人 , 他出生于一个大富之家 , 家累千金 , 他为了谋求在政治上得到发展 , 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 , 到处花钱 , 弄得倾家荡产 , 始终没得到一官半职 。他因此遭到乡人的讥笑 。他一气之下 , 杀了讥笑他的三十多个人 。临逃走前 , 他咬破手臂对母亲发誓说:‘起不为卿相 , 不复入卫 。’他在曾子门下学习 , 时间很长了 , 从没回过卫国 。即使他的母亲死了 , 他也不回 。曾子认为他是个无情无义之人 , 极其鄙视他 , 和他断绝师生关系 , 驱出师门 。他于是来到了鲁国 , 学兵法以事鲁君 。鲁君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从而怀疑他对齐国作战不会卖力 , 他就杀了妻子以求将 。’”
先秦时代|一言不合就杀人,为求功名杀娇妻,战国名将吴起真是那样的人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先秦时代|一言不合就杀人,为求功名杀娇妻,战国名将吴起真是那样的人吗?】从以上记载来看 , 太史公司马迁是把“杀妻求将”当成事实来写的;但把“母死不归”之事通过一个带有诬陷性质行为的人在背后嚼舌头的说辞来展现 , 则未必是真 。
事实上 , 吴起一个人杀了三十多个同乡的事 , 太离谱了 。
吴起虽然早年“家累千金” , 但他“游仕不遂 , 遂破其家” , 家境已经破败了 , 家里应该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行凶杀人的门客了 。
那么 , 以他一个人之力杀三十多个人 , 可能吗?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 , 吴起杀了这么多人 , 既不担心母亲被仇家找晦气 , 也不担心母亲生活没有着重 , 竟然就这么跑了?
还有 , 既然吴起杀了三十多人的恶行已经传到了鲁国 , 曾子应该会有所耳闻 , 但他还是收下了这个杀人弃母的凶徒学生 , 却又仅仅因为其母死不归就和他断绝师生关系 , 从逻辑上讲 , 根本不通嘛 。
所以 , 所谓的“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母死不归”等罪名 , 只是构陷者的一面之辞 , 诚不足信 。
话说回来 , 就算太史公司马迁是把“杀妻求将”当成事实来写的 , 那它就真的是事实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