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最近,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的电影《祈祷落幕时》正在院线上映,再度引起人们对东野圭吾的兴趣。《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的一部作品,但与他更多的以悬疑、侦破为基调的小说风格不同的是,这部小说却采用的是玄幻小说的手法。在《解忧杂货店》里,玄幻元素实际上与悬疑元素之于东野圭吾的小说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就是通过这些约定俗成的元素,来剖解人心的隐性秘。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小说原著,小编没有看过,小编看的是2017年拍摄的日版电影。2018年国内也翻拍了这部电影,实在不明白,难道一个好的创意就这么难以发现与发掘?非要拾人余唾?
文章插图
看毕日版《解忧杂货店》,觉得似曾相似。觉得电影里的故事与《夏洛特烦恼》的情节非常近似。《夏洛特烦恼》作为开心麻花制作的一部喜剧电影,本身就有意沿用了约定俗成的创意,来展开它的幽默解构的长项。在既有的创意里,申发自己的幽默的发挥,构成了开心麻花的演绎风格。《夏洛特烦恼》通过房间里的一个点,实现了与过去的时空对接,从而用未来的资信优势,去指导过去的人凭借“料事如神”获得成功。这一点,在《解忧杂货店》里也是如出一辙地设置,电影里也是通过将现在已知的信息传导到过去,从而帮助一个差一点准备当人情妇的女人改变了命运。《解忧杂货店》里沿袭了科幻或者玄幻作品里已经非常完备的一个设定,那就是找到一个时空穿越点,就能够实现今天与过去的对接。这种创意其实已经成为过街老鼠,没有什么新鲜意味了。这样,《解忧杂货店》与东野圭吾其它悬疑小说中的现实主义范畴里的破案解谜相比,在侦破真相这一维度上的技术含量明显要低一个档次与层级。
文章插图
但是,在日版《解忧杂货店》里,还是能看到侦探小说的隐约的影子。我们之前曾经有一个侦探小说的万能公式,这一个公式,用在《解忧杂货店》里也有它吻合的地方。再次让我们把侦探小说的万能公司罗列出来,其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找祸型(无人策划)。它是指一个无关的小小的因素,与主体案件没有关系,只是在偶然的时间里,出于偶然的原因,恰好撞到主体案件的范围内,从而被当成了主案件的前因,诱导误会。比如在福尔摩斯探案的第一篇小说《血字的研究》中,房东女主人因为痛恨死者的无耻行径,曾经唆使自己的儿子殴打过死者,被警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凶手。二是嫁祸型(有人策划)。这里分两种。第一,推卸型。其机制如下:1、证明自己不在现场,没有作案时间。波洛探案中的《阳光下的罪恶》、《尼罗河上的惨案》,肇事者都在努力制造自己不在现场的虚假表象。2、移动作案时间。比如波洛探案中的《滴血的钻石》,凶手早已害死了老者,但通过手动绳子,操控了屋内的物品,并用玩具发生尖叫的声音,以达到死者才死的假象。作案时间的推移,可以有效地逃避嫌疑。3、装作受害者,其目的也是改变作案时间,造成作案时间的变化。这是最高深的一种障眼法。如扮作死人,其实人并未死。克里斯蒂小说中公认最好的一部作品《无人生还》就写了一个被害死的人,其实就是真正的作案人。第二,转嫁型。这一种类型比较简单,也就是凶手找一个替死鬼,引导注意力。在《血字的研究》中,作案人是在墙上故意留下了一个神秘组织的“血字”符号,以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回过头,我们先来看看在日版《解忧杂货店》里的三个故事。
文章插图
这三个故事,是通过今日的杂货店这个时空穿越点,而在电影里的现代时中得到了呈现。第一个故事,是表现一个音乐人追求自己的事业,放弃了平庸的生活,而一直不懈地努力,后来他为救人而牺牲了生命。这一个故事是平铺直叙完成的,并没有什么结局的逆转,也没有什么悬疑成分,所以,我们把它划出“侦破小说万能公式”解读的范畴之外。第二个故事,就有一点扑朔迷离了,表相与事实是完全相反的,而真正人物的动机,正是通过推理手段而得出的结论。在这个故事中,一位女孩怀上了有妇之夫的孩子,纠结是否要生下来,便通过咨询“解忧杂货店”老板来获得自己的选择方向。后来女孩生下了孩子,但是最终她却开着车子,冲进了海里,从而被认定为自杀,她留下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长大后,母亲自杀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她。
推荐阅读
- 《解忧杂货店》一书,故事以杂货店开始,讲述了许多温馨的小故事
- “海棠心愿”为民解忧暖人心
- 公主|汉朝和亲公主:世人皆知王昭君,无人忆我刘解忧
- 楚汉|历史上解忧公主传奇的一生,为国家贡献了汗马功劳
- 情感解忧侠|死前怒吼9个字,刘备听后叹息不已,刘璋手下最强战士
- 情感解忧侠|还要求菲律宾总督进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