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近乎完美,但在《三国志》中他也是如此吗?

督邮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主要负责代表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督察郡内县乡,帮忙发表政令,开展司法工作等。在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二回里,刘备在讨伐黄巾军中立了大功,朝廷论功行赏,让他当了定州市(在今天的河北省内)安喜县的县尉(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公安局局长)。对于这个职位,在《汉书·文帝纪》中就有说道:“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汉时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魏、晋起地位似不如前代。后设置渐少。北齐只设于清都郡。隋初废郡,督邮亦废。
 近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近乎完美,但在《三国志》中他也是如此吗?
文章插图
可是,刘备刚到任不久,朝廷便有了新的举动:预备淘汰一部分因为军功而受到封赏的官员。在此之前,先派了一群“玄衣督邮”专门去到各个地方进行巡视。偏偏这些督邮不干实事,个个都是贪污受贿、收刮民脂的人。他们去到哪哪里的人就怨声载道,其中,一个胖乎乎的督邮正好到了刘备就职的县城。刘备很重视这件与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的事情,急忙带着关羽和张飞一同出城去迎接。但是,这个督邮非常傲慢,没有接见他们,这就使得关羽和张飞便跟这个督邮结下了梁子。后来,因为刘备没有贿赂督邮,督邮便给他安了一个贪赃枉法的罪名。张飞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便冲到督邮落脚的驿馆,替刘备殴打了督邮一顿。刘备知道后,担心后续会有很多麻烦,便赶紧带着关张两人逃跑到了代州,投奔宗亲去了。不过,这一段历史,在《三国志先主传》里,却是另外一种版本:据说,怒打督邮的不是张飞,反而是刘备自己。当时,刘备刚上任不久,正准备一展才华,谁知道,他就收到朝廷那边的消息,要淘汰一部分凭军功上位的官员。更可怕的是,刘备听说,朝廷预备淘汰的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所以,当那些负责在全国各地巡察的督邮,其中,有一个到达刘备管辖的安喜县后,刘备立即殷勤地亲自到城门口去迎接。
 近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近乎完美,但在《三国志》中他也是如此吗?
文章插图
谁知,这个督邮不仅没有理会他,还以病为由拒绝了与刘备的会面。刘备一怒之下,便带着打手冲进督邮落脚的驿馆,将督邮绑缚得严严实实,还把自己的县令官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挥鞭子,痛打了他两百下,之后,便放弃了安喜县的一切,匆忙离开了。《三国演义》虽然立足于东汉末年一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但是,主要还是一部长篇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罗贯中自然不会全部按照史实进行,而是按照人物的个性事情的发展,来安排情节。所以,在他的笔下,最为仁信好德的刘备自然不会冲动去打人,反而,由身边的武将关羽或张飞代为出头。其实,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间是元末明初。当时,封建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平头百姓则是受害者,日子过得很不安稳,更谈不上有闲心去娱乐。偏偏罗贯中以创作话本与杂剧维生,所以,可以想象,当时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以至于,他越将刘备写得重仁义,越代表他特别渴望能出现一个解救平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仁君。而刚好,“怒鞭督邮”这段故事,时代背景跟罗贯中的现状特别相似。刘备之所以能够担任安喜县的县尉,主要是他立过军功。换而言之,刘备是经历了战争才获得了这样的待遇。
 近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近乎完美,但在《三国志》中他也是如此吗?
文章插图
但偏偏,朝廷并没有珍惜刘备的功劳,反而要淘汰他。然而,罗贯中笔下那位胖乎乎的督邮,不仅没有好好安抚或给他提供更好的前程,反而变本加厉,想借机获利。他的这些行为,让一心为朝廷服务的刘备感到非常受辱怒火中烧,所以,就出现“怒鞭督邮”的事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罗贯中正是透过这个事件,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愤怒。同时,一群督邮到达各个地方,理应好好的巡察工作,如实向朝廷汇报那些因军功为官之人的能力,让朝廷知人善用。但是,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所写,督邮并没有好好开展工作,反而收刮民脂,引人反感。所以,不管是刘备,还是张飞,痛打一顿督邮,都是大快人心的。在《三国演义》第二回里,张飞和关羽规劝刘备干脆杀了督邮弃官归乡,重新谋划未来的出路。可是,刘备并没有这样做,他仍保持仁慈之心,只是将自己的官印挂上了督邮的脖子上,说:“你伤害老百姓,本来该杀,这次暂且放过你。现在我把官印还给你,以后,我会另外投靠其他地方。”只可惜,虽然刘备仁慈的放过督邮,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感恩。反而在事后,向定州太守告状,促使太守下令通缉刘备。而在《三国志》里,并没有详细写出督邮的最后下场。不过,将刘备的一生事迹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刘备的确是一个重仁义,有大志,宽厚,知人善用的领导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