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团子|这一天,是老底子的湖州味儿!

昨天是冬至,冬至这一天对于湖州人来说有太多的典故习俗可以讲,有些咱们小时候听过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词儿,今天我们都会把它们一一唤醒,因为这些都是最纯粹的湖州味道。请点开下方音频,我们一起走进老底子的“湖州冬至”。
老底子湖州的冬至味道 来自湖州发布00:00 12:39
湖州人过冬至最先想到的味道是“冬至团子”或者“冬至圆子”。古谚说的“冬节圆子年节糕,清明粽子稳牢牢”,冬至这一天和清明的规格一样高,所谓“大如年”。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清明和冬至都要祭祖,祭祖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确实是“大如年”的事情,一个个或白或绿或黄的圆子按照色系品字三层摆好,中间点上红心。更讲究的用一张竹叶卷起来,用红绳子捆扎牢,再在团子中间一点,就会变成一朵红色莲花,古人以此祭先人。

 冬至团子|这一天,是老底子的湖州味儿!
文章插图
对祖先的虔诚,都包进了“团圆”里。小孩会问:“冬至团子和圆子有什么不同?”老人会说“有馅的叫团子,没馅的叫圆子。”可别小看这一个个“人间小团圆”,从湖州的西乡到东乡,从太湖溇港到安吉山区,家家都做冬至团子,各地手法不同,蕴藏各自收获。
总体来说,杭嘉湖平原原产的两种米是最好的原料——新打好的粳米和糯米,起先两种米的比例对半分,湖州东乡一带水乡人喜欢糯软,就增加一些糯米的比例;德清安吉的山区人喜欢有嚼劲,粳米就多放一些。制作开始前不着急,用水乡的荡漾里的水,静放纯净,煮开,一点点翻动调和米粉,揉捏粉团,注入精神。
这是一次物质重组的过程,拿捏都在手劲和糯粳比例上。糯米粉锁住水分子由干到湿,由湿到粘,再因为粳米粉的加入而开始“有劲道”,柔中带钢,外阳内阴,蒸煮好冷却后又会邦邦硬,你看这一个个人人间小团圆,不就暗含了阴阳两仪?所以用小团圆来祭祀先祖,沟通往世今生再适合不过。
冬至团子有一味重要的佐料就是南瓜,特别是黄色团子和青色团子,这些纯天然的颜色都取自南瓜。黄色团子自不必多说,要取老南瓜,越老越香,洗净去皮去籽,头一宿小火慢烧,烧化了最好,成了南瓜糊糊,糊糊越细腻后期团子的色泽越好,调和入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制出锅后黄橙橙的,透着光。若是江南美人儿咬上一咬,豆沙流出小烫口,笑着用纤指抹去嘴角的豆沙,风华撩人。

 冬至团子|这一天,是老底子的湖州味儿!
文章插图
最具特色的是青团子。首选的青色素来自于小雪节气采下的南瓜叶子,此时的南瓜叶是不老不嫩的,仍旧用荡漾中的清水焯过,再放入“石灰瓮”中密封浸泡一个月。待到冬至这天,洗去石灰水,揉入米粉团中,这样做出来的青团子色泽墨绿,微微透光。当然安吉德清等地喜欢用艾青来制作青团子,效果相似,别有艾青香气。
青团子的馅料多用最新的一波春笋和雪里蕻,加一点香干。
白团子的馅料多用萝卜丝或者咸菜肉末。
黄团子的馅料多用赤豆沙或者黄豆沙。
蒸团子和蒸圆子湖州人也很讲究。用来包粽子的箬竹叶子是最好的,《沈氏农书》中就讲到过湖州城里大户人家的厨娘专门去长兴的上、下箬乡取箬溪旁的箬竹叶回来蒸团子。因为同样是箬叶和糯米蒸食,所以团子里会有一种淡淡的粽香。
出锅前还有一道工序,在团子表面抹上烧熟冷却后的菜油,等油滑入箬叶和团子的缝隙中,自然就分开了,不会黏着,特别是菜油抹过的青团子,也被称作“翡翠团子”。

 冬至团子|这一天,是老底子的湖州味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