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王安石文集孤本现身拍卖场,背面宋代手迹复原鲜活历史

欢迎关注小编哦,随时了解最新电视剧网剧电影动态,明星八卦!书中自有颜如玉,小编今天带领大家来看一下文字的魅力“宋本太珍贵了。”亲眼见到宋龙舒郡本《王文公文集》三卷孤本,《宋人佚简》研究专家孙继民感叹,自己多年来想看真本的心愿,总算实现了。2021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诞辰100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宋代文学研究专家张剑没想到,新发现的三卷《王文公文集》孤本,能在这个时候浮出水面。王安石世称王文公,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学者和文学家,用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的话说,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能够“广涉四部、具有恢宏格局的文化巨人”。王安石著作等身,但生前从未编撰个人文集。1086年王安石去世后,其门生、长孙和曾孙数次编撰其遗作,从临川本、龙舒本到杭本,不断增补或是修正后刊刻。
 宋代|王安石文集孤本现身拍卖场,背面宋代手迹复原鲜活历史
文章插图
龙舒本的原标目为《王文公文集》,是宋代安徽舒州的官刻本,收录了王安石的2281篇诗文,全帙一百卷,绝大部分纸背为宋人书简手劄。《王文公文集》的珍贵在于,从南宋至今从未翻刻,保持了宋版的原貌。目前,全世界所知道的仅有两部《王文公文集》,都是残本。一部分残本为72卷,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另一部分70卷残本收藏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11月28日起,新发现的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佚简》卷17、卷18、卷20将在永乐2020年首拍预展露面,并将于12月2日以估价待询的方式现身永乐2020年首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永乐文化创始人赵旭认为,这将是中国拍卖史上最重要的古代艺术品之一。而新发现的三卷孤本将如何填补历史研究的空缺,又如何传递出一个鲜活的宋代历史,是学界最感兴趣的。国宝文献的传奇流传这几个月,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柳向春都在研究《王文公文集》。“刻工完全相同。”拿到三卷孤本,他仔细研究后确认,这确是真品。无论是刻工、品相、留存状况、虫蛀状况,以及刘氏藏印的印文的内容和位置,都跟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极为相似。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湮没了数百年,直到清光绪年间才现身。民国时期,《王文公文集》在中国境内的数量是76卷。但除了上海博物馆馆藏,其余4卷一直下落不明。柳向春在想,新发现的这三卷究竟是什么时候流失的,又是什么时候跟上海博物馆藏品分开的?
 宋代|王安石文集孤本现身拍卖场,背面宋代手迹复原鲜活历史
文章插图
1931年前后,民国著名藏书家傅增湘曾在《藏园群书经眼录》中详细记录,希望促成两部宋版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残本的合璧。“傅增湘一直跟当时的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商议,怎么把这部书印出来。他已经跟日本方面联系过了,把日本的残本拍下来,两个合璧。可是,照片都拍好了,商议突然就停了。”柳向春猜测,停止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当时已经丢失了一册。不久之后,刘启瑞食旧德斋藏本被卖出,合印的事情不了了之,直到三十年后才实现。“1962年影印的时候,傅增湘的儿子傅忠谟给中华书局的答复是‘少了一册’。”柳向春估计,今天新发现的三卷,恰是当年丢失的部分。刘启瑞食旧德斋藏《王文公文集》先后转入南浔、南通等地藏书家手中,1960年代初出现在香港书店,后被旅居香港的书画收藏大家王南屏收藏。文物鉴别学家徐森玉和国家古代书画“五人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本来想筹款从王南屏手中购回,无奈十年“文革”动乱,计划被中断。这期间,日本人数次出重金,想从王南屏手中买走《王文公文集》,都被拒绝。王南屏认为,这是国宝,就该回到内地。改革开放后,王南屏联系上海博物馆,希望让国宝“完璧归赵”。1985年,王南屏在美国去世,留下遗愿,“此卷应该属于中国,不应流落外人之手”。两个月后,王南屏夫人将宋版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成就一段传奇。特殊公文纸上的宋人手迹对宋代文学研究专家张剑来说,《王文公文集》的珍贵更在于背面隐藏的乾坤。他端详着文集的纸背,“正反都是宋代文献。特别是纸背的宋人佚简,为公文纸背文献学增添了宝贵的新资料,以后修订或补编《全宋文》时,可以酌收进来。”南宋初期,因纸张稀缺,二次利用旧公文纸张或私人信件刻印诗文蔚然成风。宋代古籍也形成一种特殊形态——公文纸背文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