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将星殒落,英雄老去,戚家军最后的荣光消失于浑河,精神永远不死


戚家军|将星殒落,英雄老去,戚家军最后的荣光消失于浑河,精神永远不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万历十年(1582年) , 曾给戚继光最大支持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 , 戚继光受到了朝臣的弹劾 , 被朝廷调往广东 。
在广东的两年时间里 , 戚继光整饬兵备 , 同时还整理了过去写的著作 , 一共校刊出了两部重量级的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
另外 , 还整理好了自己的文集《止止堂集》 。
本来 , 在蓟北时 , 戚继光就身患肺病 , 到了广东 , 由于水土方面原因 , 病情愈加加剧 。
万历十三年(1585年) , 在自己的著作全部刊印发行后 , 戚继光抱病上疏 , 请求引退 。
实际上 , 给事中张希皋此时也在弹劾戚继光、想尽力赶戚继光下台 。
这样 , 戚继光的请求很快就获得了万历皇帝的准许 。
对于这个结果 , 戚继光是满意的 。
他说:“我的作品全部雠校核对刊刻发行 , 如果不是调到南方 , 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工作 , 可见到处都有皇上的恩德 , 到处都有祖宗所行的忠义在庇佑 。”
解职回乡途中 , 戚继光在广东梅岭写了一首诗:
五岭山头月半弯 , 照人今古去来还 。
青袍芒履途中味 , 白简朱缨天上班 。
烟水情多鸥意惬 , 长林风静鸟声闲 。
依稀已觉黄粱熟 , 却把梅关当玉关 。
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月 , 戚继光终于得偿所愿地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蓬莱 , 得到了亲友的热烈迎接 。
酒宴上 , 大家都欢天喜地 , 虽然有人也说了些宽慰的话 , 但戚继光很坦然 , 他说:“现在北方已与蒙古修好 , 南方相邻的国家也来朝贺 , 天下太平了 , 我身为武臣 , 实在没什么事干了 , 年纪也大了 , 最好的归宿就是回归故乡安享太平喽 。”
在家乡 , 戚继光修葺了蓬莱阁 , 修建了家庙 , 日日与访亲会友 , 日子安闲而舒适 。
但由于戚继光一生广交朋友 , 待人热忱慷慨 , 仗义疏财 , 喜欢接济穷人 , 偏偏又不会理财 , 搞得自己后来连请医生抓药的钱都没有 。
万历十五年(1588年)十二月二十日 , 戚继光病重不治 , 溘然离开了人世 。
汪道昆给他写的墓志铭记载说那天清晨“鸡三号 , 将星陨矣” 。
戚继光辞世前几个月 , 朝廷里的御史傅光宅还考虑到戚继光战功卓著、才能出众 , 曾上疏朝廷 , 建议起用戚继光 。虽然未获批准 , 但戚继光离世 , 他的长子戚祚国也袭职指挥佥事 , 后来诸子也纷纷得民袭职 , 其中的戚昌国历官至都督同知 , 戚继光本人也得到了朝廷下诏祭葬 。
对戚继光的才能和功业的高度评价 , 前贤先哲 , 代不乏其人 , 但最贴切、最全面的 , 莫过于明末大英雄黄道周 。
黄道周在其代表作《广名将传》中说:“继光将军 , 生殊不偶 。五等三孤 , 是其所有 。推彀备倭 , 东南是守 。因练三军 , 短长互纽 。南北并驱 , 利于险走 。阵名鸳鸯 , 可暂可久 。分守浙东 , 岛夷时吼 。睹戚旌旗 , 辟易海口 。因而诛之 , 获讯献丑 。檄救江西 , 到即斩首 。再往牛田 , 俘馘不苟 。敌陷石州 , 召光入部 。因请练兵 , 以为利薮 。再请车营 , 以为不朽 。部议持之 , 唯唯否否 。江陵遣观 , 方窥八九 , 少保加荣 , 勋名山斗 。”
清末大思想家郑观应更把戚继光与古之名将孙武、李牧 , 韩信、马援、班超、诸葛亮 , 李靖、郭子仪、李光弼 , 宗泽、岳飞等人并列 , 称他们“经文纬武 , 谋勇双全;能得人 , 能知人 , 能爱人 , 能制人;省天时之机 , 察地理之要 , 顺人和之情 , 详安危之势 。凡古今之得失治乱 , 阵法之变化周密 , 兵家之虚实奇正 , 器械之精粗巧拙 , 无不洞识 。”
戚家军|将星殒落,英雄老去,戚家军最后的荣光消失于浑河,精神永远不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