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东晋南朝 , 据相关史料记载进行统计 , 大部分隐士集中在寻阳、会稽和建康附近 , 寻阳因其有庐山 , 所以成为了隐士最向往的地方 。而会稽及建康 , 是因为离士族政权近的缘故 , 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归隐 。
在大体上而言 , 选择归隐山林的学者大部分是饱学之士 。归隐山林也是中国传统就有的古老向往 , 名川大山因为风景优美 , 自然就成为了隐士的首选之地 。其地理的分布也以环境优美、离政治权力近为主线 , 成为了隐士分布的成因 。而隐士之所以选择归隐 , 在上文也做了描述 , 在士族豪强的干扰下 , 他们不得不将精神寄托于山林 , 以获得解脱 。
隐士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生活的追求 , 在山林之中 , 他们还在刻苦治学 , 使中国文脉得以源远流长 , 这也是隐士带给中国文化一笔重要的“财富” 。其中最杰出的隐士代表就是陶渊明 。
陶渊明画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 由于仕途不顺 , 厌恶当时的官员风气 , 由此弃官而去 , 归隐山林 。其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就表达了对官场的鄙夷以及对田园质朴风情的向往 。“既自以心为形役 , 悉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 , 知来者之可追 。”其对官场的不屑 , 化作浑然天成的词句 , 抒发了陶渊明内心的沉闷以及对自然之道的向往 。绝世之作的《归去来兮辞》由此而成 , 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
除了《归去来兮辞》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成为影响至今的史诗级巨作 , 中国农民对桃花源的向往 , 成为了陶渊明笔下的“渔人” , 而中国传统的农本思想也在《桃花源记》中尽情展现 , “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 短短几句 , 就描绘出了当时人民所向往的天外人间 。
陶渊明除了文章的成就之外 , 对于诗词的创作也开创了先河 。田园派诗风也成为影响至今的优美诗风 , “问君何能尔 ,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一句诗词便是一幅悠远的景象和安静悠长的情景 。
东晋南朝隐士主要选择的地方就是庐山以及与政权靠近的山林 , 这就证明大部分隐士并不是真正想归隐山林 , 而是在玄学风潮的引领下 , 归隐山林能获得高洁的名号 。虽然隐居对于政权的发展是消极的 , 但是其文化发展却达到了一个顶峰 。
这就是对东晋南朝隐士的总体评价 , 如果就笔者来评判其中的功过 , 个人认为功大于过 , 因为隐士带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 使原本趋于死板的文化思想走向了开化 , 一朵璀璨的文明之花在东晋南朝开得无比绚烂 。
书籍参考:
《中国史纲要》
《归去来兮辞》
【三国两晋南北朝|东晋南朝时期,隐士隐居地为何集中在寻阳、会稽和建康附近?】《桃花源记》
推荐阅读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三国死得最悲壮的大将,他们一死天上必有将陨落,可谓天地同悲!
- 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特别最后两句说出来,足以吓退千军万马!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三国之公孙家族第三篇:雄踞辽东
- 三国演义6句话,道尽男人一生况味。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 金庸没写三国故事?其实写了,此人是三国龙套,被金庸写成了宗师
- 三国演义几场顶级武将的巅峰对决,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那一场
- 《三国演义》赵云为何有三个?揭露背后的原因,出乎很多观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