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蓝田“吕氏乡约”,中国人的“精神宪法”

原点周刊华商网-华商报2015-07-13 04:36:13
[摘要]蓝田县桥村吕氏村民是当年蓝田四吕(北宋时期儒家士大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的后裔。
蓝田县桥村吕氏村民是当年蓝田四吕(北宋时期儒家士大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的后裔。在“四吕”创立乡约900年后,这个日渐凋敝的乡村,一个由桥村吕氏后裔们自发组成的“吕氏文化协会筹委会”,试图寻回淹没在时光里的乡约。
陕西省蓝田县桥村吕氏村民正是当年蓝田四吕的后裔。
吕家四兄弟创立乡约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由陕西蓝田儒家士大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下文简称“四吕”)兄弟四人发起制定乡约,推行乡里。宗旨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意思是说,一约之中,大家相互倡导善行,互相规劝过错,推行良序美俗,约中如果有人遇到患难之事,其他人都应当提供援助。
根据吕大钧的设想,乡约由地方士绅倡立,乡人自愿加入或退出。到明清时期,乡约发展到全国90%以上的县以下地区,被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宪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蓝田吕氏乡约有一套与众不同的完整体制,涵盖组织机构、聚会时间与赏罚方式。
寻找蓝田吕氏文化重建相约
华商报采访人员 徐娟 文/图
头顶上几十台绿色大风扇正在“呼扇呼扇”地卖力工作,将高温下发酵的鸡粪气味输送到鸡舍外的葡萄园里。配料、搅拌、下食…… 下午4点,58岁的农民吕晓亮麻利地和好一大盆上百斤的饲料后,拱起腰进入一千来平方米的大鸡舍,一勺一勺将饲料加入食槽中。料理好了2000多只鸡的吃食问题,吕晓亮长舒一口气。
鸡场建在村对面马路西侧大坡下的农田里,紧挨着奶牛场和养猪场。养鸡场前面连接着的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是吕晓亮的办公室。太阳晒了大半天,热烘烘的空气里弥漫着鸡粪的酸味。最里头的一张双人床上零乱地堆放着衣物被褥,两个会客用的浅棕色人造革沙发已开裂起皮。唯有沙发对面旧课桌上崭新的电脑,令这间红砖墙的办公室有了点“文化氛围”。
宪法|蓝田“吕氏乡约”,中国人的“精神宪法”】趁着老伴儿去县城送鸡蛋的工夫,顾不得换下已经发白的藏蓝色工作裤,吕晓亮两手往大腿上一抹便开了电脑,立马“换”了身份——蓝田县桥村“四吕文化协会筹委会”会长。他缓慢地用右手食指在浏览器上输入4个字“吕氏乡约”,在已经搜了无数遍的论坛、博客和新闻中寻找着无比熟悉又陌生的内容——吕氏文化的脉络。
“这才是我的主业,寻找吕氏文化,重建乡约,发扬祖先的荣光。”6月19日下午,吕晓亮逐字逐句地说,“吕氏创下的这个乡约,也叫蓝田乡约,是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是乡村自治体系的最初样本,后来发展到全中国乃至日本、韩国和南亚。”
“四吕”当年留下大量诗书
可这吕氏乡约到底什么样儿?虽然白纸黑字的内容就存在蓝田县的文姬博物馆里,可在它的原产地桥村已没几个人能说得清。电影《白鹿原》中族人们齐聚祠堂背诵乡约的情形,就连村里最年长的82岁的吕自茂老人也没见过。
但桥村人都确信村头那几块已经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的院子就是“四吕”的祖宅。在该村两处青砖外墙的院落内,原来土木结构的前后三排老屋大部分已经垮塌或被改建为灶房和储藏室,一位吕氏后裔还在倒塌的老房土堆上种上了西红柿。吕氏祖宅或垮塌、或毁于大火,所剩无几。唯有残存于房顶的方形椽子和房顶铺的青瓦、窗棂上大片的雕花显示出房主当年的身份不俗。
作为宋代儒学重要学派、关学的代表人物,“四吕”当年曾留下大量的诗书文稿,但如今绝大部分已遗失。桥村走出的中医吕良珊记得,“当年破四旧,家里交出了一部分先人留下的书籍,后来形势太紧张,读了书的吕氏后人大部分都是斗争的对象,曾担任陕西省和西安市人大代表的父亲顶不住压力,偷偷地拿书烧了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