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大手拉小手,非遗进校园( 二 )


滁州市实验小学
12月11日,“大手拉小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画传承走进滁州市实验小学。
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外聘大师团队成员,凤画研究会会长唐勤智作《浅谈凤阳凤画所表达的传统文化内涵》讲座。认真讲解凤画特有的造型,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安庆春?报道)
滁州市永乐小学
12月14日上午,“大手拉小手”凤画传承进校园活动走进滁州市永乐小学。
省“江淮名匠”、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安徽滁州技师学院)凤画传承负责人陈海珍给小朋友作《坚定文化自信 做新时代好少年》知识讲座陈老师深入浅出,认真讲解凤画的基本程式和八种传统题材,小朋友和陈老师开心的互动竞猜,把讲座现场推向高潮。最后,陈老师呼吁小朋友们一起,在了解传承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李飞?报道)
滁州市会峰小学
12月15日,“大手牵小手”凤画传承进校园活动走进滁州市会峰小学。
同学们认真地聆听了刘晓玲老师凤画知识讲座,刘晓玲老师利用图画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介绍了凤画独特的艺术形式、色彩以及寓意。此外还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五彩、素彩、水墨”多种色彩表现凤画的技法。
室外活动现场,一排排凤画摆放在校园里,同学们热情高涨,认真仔细的欣赏这一幅幅精美独特、富贵吉祥、色彩艳丽的凤画作品,滁州技师学院凤画社团志愿者现场现场演示凤画的创作方法并亲自指导孩子们画凤画。在志愿者们地耐心指导下,学生们画的有模有样。活动现场,广播不断的介绍着凤画知识,校园里一片热闹喧腾。(卢天标 报道)
滁州市宝山学校
12月16日上午,“‘大手拉小手’凤画传承进校园”活动走进滁州市宝山学校。
凤画传承大师马立敏以“凤阳凤画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了凤画的悠久历史及发展变革,讲述了凤画的艺术特色。
而在室外,滁州技师学院凤画社同学带来的凤画展让同学们大开眼界。(魏巍 徐满意 报道)
延伸阅读
“凤凰鸣兮,与彼高冈;梧桐出兮,与彼朝阳。”凤凰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凤画因其有吉祥寓意,深受老百姓喜欢。安徽凤阳凤画又称“龙凤画”“画凤凰”,起源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与安徽天长“天官画”、安徽灵璧“判子画”并称安徽三大民间画。2007年,凤阳凤画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阳凤画作品 殷兆松摄
历经六百余载,凤阳凤画赓续传统
“凤阳凤画的诞生,没有具体的文字资料记载,但是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凤画的传说。”据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集天下百工兴建的中都城罢建后,部分宫廷画师落入凤阳以画谋生,将龙凤图像改为画纸屏幅出售,尔后,经发展演变成为凤画专业画。
凤画有三种,即彩凤、素凤、墨凤,虽然用色属于“大红大绿”的民间年画系列,但是细看之下的凤画,每个纹路、每个局部都承载着深远寓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凤凰嘴巴下面的山羊须,源于‘羊羔跪乳’典故,这山羊须其实就象征着中国的孝道文化。”凤阳凤画省级非遗传承人王金生向采访人员介绍,龟背有长寿的寓意,“仁”字纹象征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等。
张维武创作传统凤画作品《丹凤朝阳》 殷兆松摄
历史上,凤阳凤画最鼎盛的时代莫过于明清时期,亲友之间、商贾之间,乃至意大利的传教士等都将凤画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凤画一度遭遇失传的窘境。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政府的抢救之下,濒临绝迹的凤阳凤画才迎来新的曙光。1978年,中国大地吹起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沉睡于民间的凤阳凤画再一次觉醒并欣然发展,在凤阳,先后成立了“凤画研究所”“中山凤画院”“中国凤阳凤画院”“凤阳凤画研究会”等研究机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