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个展览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


 展览|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个展览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
文章插图
560件展品中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涵盖印章、印谱、印石等,时间跨度近3000年——今天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揭幕的“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展览以中国印章发展历史为主线,汇集中国历代玺印与明清以来名家篆刻作品、明清以来集古印谱和篆刻家印谱以及以“四大国石”为主的珍稀印材,展品之多样、品质之高端、规模之庞大,可谓空前,是一个具有艺术鉴赏与学术研究双重价值的展览。
 展览|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个展览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
文章插图
据策展人、艺术家韩天衡介绍,中国印章出现于殷商时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与西方印章以玉石材质为主不同,中国玺印(先秦称玺,秦代玺字为帝王专用,遂改称印)从开始以青铜为材质,以文字为内容,其功用为征信防伪,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凭信法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工商往来,无不以印章取信。印章既是王权的象征,又具有身份证一般的重要意义。及至今日,印章在我国以及全世界仍有着广泛应用。
 展览|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个展览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
文章插图
除了实用功能,印章也被赋予了高妙的艺术属性。自甲骨、金文、小篆、缪篆、隶、楷等文字的不断演绎,乃至各个时代、民族、区域的文化、审美因素和制作手段的不同,使印章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先后衍生出先秦、秦、汉、魏晋及唐、宋、元的各式印章,以及明清以来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文人篆刻,印风鱼龙变化,各臻其妙,形成中国独有的印章(篆刻)艺术。
 展览|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个展览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
文章插图
展览|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个展览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印文化而言,它仅是豹之一斑,但是它对于爱印人乃至广大观众而言,也许是有着一斑窥豹的效应。”韩天衡表示,此次展览之所以称之为大展,是因为其中珍贵的古印谱就有150余部,周秦两汉的古玺印精品有130余件;明清流派印章包括明代的文彭、何震、苏宣及清初的程邃、林皋等,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邓石如的皖派以及吴让之、徐三庚等,以及之后的赵之谦、胡匊邻、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等名家印章有100多方;珍贵美丽的印石也有一百多件,包括86斤重的顶级鸡血石、800多克的大田黄。
 展览|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个展览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
文章插图
除了数量之“大”,此次展览更加突出的特点是展品级别高。单从古印谱的角度讲,明代的三部藏之金屋的古玺印原钤印谱:《顾氏集古印谱》、《范氏集古印谱》、《松谈阁印史》,都是少之又少的国家级瑰宝。而历史上艳称的三堂印谱:明代张灏的《学山堂印谱》、清初周亮工的《赖古堂印谱》、乾隆年间汪启淑的《飞鸿堂印谱》,也都聚之一堂,可以让观众大饱眼福。另外,《十钟山房印举》被称为印谱史上最豪横的皇皇巨著,此次既展出了陈介祺最终集藏的七千多方玺印的104册《十钟山房印举》,也有他最早编辑的28册版本。更有三百年来印学家一直无缘谋面的《孝慈堂印谱》,这本由西泠名家黄易父亲黄树穀辑藏的神秘印谱,也在本次展览中初次亮相。
 展览|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这个展览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
文章插图
古印章部分,从先秦的官私玺,到秦汉的官私印与封泥,再到魏晋南北朝、宋元印章,以至明清以来流派篆刻共240余方,其中不少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孤品。比如,“关中侯印”龟钮金印,是上海韩天衡美术馆的镇馆之宝,这方三国魏的纯金印,印文凿刻精良,印面布局饱满,整体形象生动古拙,为汉官印中不可多得之精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