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上,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远万里地从加勒比海传来: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文章插图
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辩证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文章插图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源自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一说是由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开创内家拳之先河,其后发展出太极拳的原型--“太极十三势”,再后来演化为武当太极拳。
国内武林人士曾经为太极拳打过很多“起源官司”,不过小编觉得,与其为了起源打嘴仗,不如尽自己的努力把这个传承多年的武术文化瑰宝传承和发扬下去,哪怕是平时多练一练也是一种贡献。
文章插图
新中国建立后,太极拳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太极拳的全面发展营造了巨大的空间,太极拳进入推广普及期。为方便不同基础和用途的人群习练,太极拳与许多传统武术一样,被划分为套路和实战两部分,具体分为太极拳又再分为武术比赛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实战竞技的太极推手。
文章插图
再后来,不仅国内演练太极拳之风盛行,太极拳大师们还走出国门,将太极拳传播海外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最受人们喜爱的武术运动和健身活动项目,全世界的太极拳习练者高达四亿之众!
文章插图
太极拳的申遗之路其实并非一帆风顺,从2008年确定申报到如今申报成功,已经走过整整12个年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瑰宝发扬光大,中国功夫源远流长,祝贺太极拳申遗成功!】早在2006年,太极拳就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国家确定太极拳为申报项目;同年9月,太极拳完成申报,与中国的其他项目共计35项报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因全世界仅申报115项,中国申报项目相对较多,联合国评委指出:包括太极拳、少林功夫、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珠算等在内的12个项目,定义上需要修改。太极拳遗憾地与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擦肩而过。再后来的几年,中国为了申报其他非遗项目,太极拳被一再搁置,直至2020年12月才申遗成功。
推荐阅读
- 让人胆寒的“凶残”冷兵器,小日本忍者镖垫底,大中华奇兵刃称雄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
- “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打亲人工”,为啥这么说?话糙理不糙
- 名句“兔子不吃窝边草”中“草”指的什么? 古人对这事还真含蓄
- 中华文明之“礼”的饕餮盛宴 ——《朱子家礼与现代社会》
-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中国书法
- 【大中华寻宝记神兽小剧场】被嫌弃的乌溜溜
- 【大中华寻宝记·寻宝博物馆】废品堆中捡回的国之重宝
- 张店四中被评为淄博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