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老子大传》25舍弃骄气过多欲望——人生为何有那么多磨难

↑↑↑关注「尚学庸」,以国学启智慧人生
 人生|《老子大传》25舍弃骄气过多欲望——人生为何有那么多磨难
文章插图
01
人生淬炼
——
在《诗经?卫风?淇澳篇》载:「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生长在水边的竹林,也是要经过风吹雨打的滋养,才能长成葱郁茂密的森林。品德良好彬彬有礼的君子,也要经过切磋琢磨的教育,才能成就有修养的君子。
 人生|《老子大传》25舍弃骄气过多欲望——人生为何有那么多磨难
文章插图
所谓人生的淬炼,就是要经过许多的磨练,才能成就高尚的品格。
有如生铁要炼成钢,必须经过火水的淬炼,再加以师傅的打造,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器具。
《三字经》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金子虽宝贵,也要经过火烧师造,才能提高其价值。原木璞玉是宝,但不经巧匠雕琢,也显不出其价值。人人虽具有佛性,然而不经明师指点,也很难找回自己的佛性。
 人生|《老子大传》25舍弃骄气过多欲望——人生为何有那么多磨难
文章插图
虽然孔子是后人尊称的「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但当时刚入社会,研习真理的过程中,也是受折磨。
虽然其年轻时的才华,就备受当时人的肯定,如果没有磨去其傲气与激情,就无法显现其圣性的特质。
当时在老子的惕厉警告下,难免心中有难以平复的心情。此心如果未能平静,本性就无法生发智慧,当然就与凡人没有两样。
然而孔子在社会上的历练,使他渐渐体会老子所说的话,其真正涵意之所在。
下面叙述两人再次会面的对话,也可让我们知道,修道的真境,不在言表,而在究竟。
02
老子的批评
——
孔子一见老子,畅谈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谈话中,把这几年来,自己所读所思所闻,包括自己办私校教授学生的情况,一一向老子道来。言语中,对尧舜禹三位圣王推崇备至。
人生|《老子大传》25舍弃骄气过多欲望——人生为何有那么多磨难】老子一边听孔子的述说,感到满心欢喜,但他也发现,孔子在说话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神色飞扬、眉飞色舞、得意洋洋的举止。心中暗想,虽然小有成就,却不够老成持重,激情有余,理智不足,只知进而不知退,将来必定要吃大苦头。
 人生|《老子大传》25舍弃骄气过多欲望——人生为何有那么多磨难
文章插图
老子正在沉思时,孔子突然问道:「老师,您说尧舜禹这三位圣人如何呢?」
老子庄重其事地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你所说的这些人,他们的肉体与骨头早已腐朽了,唯独他们的语言,犹如在耳旁。他们连自己都不保,他们的话又有什么用呢?」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况且君子应该把握时机,趁势而行。如果生不逢时,就应隐迹而自修其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我听说优秀的商人,善于深藏不露,好像一无所有。君子德才兼备,他的容貌看起来,好像是愚蠢的人。你应该抛弃你的骄傲气息,和过多的欲望、过于显露的姿态与神色,以及多余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没有好处。
孔子原以为老子会好好地表扬他,没想到却被泼了冷水,心中甚为难过,表情也不好看。老子当作没看到,心想慢慢引导他,往正确的道路上思考,于是继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你说名声与身体,哪个比较可亲呢?身体与财货,哪种更为重要呢?得到与失去,哪个更为忧患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所提到的问题,好像在提醒孔子,其实也在提醒我们每一位修道士,否则本末倒置都还不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