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世界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敏感又倔强,是你吗?( 三 )


自尊和自恋很容易被混淆,但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自恋使人活在一个叫做“自我防御”的壳中,它会阻碍我们接触到真实的世界,活在过去的经验中,而不能活在此时此刻。
很多时候,我们会为自己的退缩找很多“合理化”的理由——而事实上,“合理化”本身,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理由让我们感觉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合理的。但是,这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真正的事实。
一个人心理健康程度越低,在“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物的关系)中受挫的可能性就越大。当挫折感袭来的时候,也就是自恋受损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自恋之壳太过坚固 ,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缩回到自己的壳里,免受伤害。
所以,自恋的人内心深处最渴望拥有高质量的关系,但是却很难有这样的能力经营好一段高质量的关系——因为,他们太容易在关系中受伤了。
 克制|世界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敏感又倔强,是你吗?
文章插图
2.低自尊的自我保护屏障
(心理防御机制)
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越低,需要维护自己虚体自恋的需要就越高。所谓的“实体自恋”,指的是一个人的“里子”,也就是自我价值感,自我的评价,自尊水平等等。
这种感觉很像一种实体,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损。虚体自恋,指的是一个人的“面子”。它和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是和外在条件紧密相连的。比如一个人的外貌、金钱、社会地位、别人的评价等等。当这些外在条件比较好的时候,自己的自恋就会爆棚,反之,则会受损。
A给我讲了一件事,正是这件事是促使她决定离职的最后一根稻草。
A有一个客户,“非常挑剔难缠”,所以,A在帮她办理出国事宜的时候“尽了200%的努力”,结果,这个客户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一次游学的机会,“公司出于必须要找一个替罪羊的考虑”,提出让A背这个黑锅。经理的理由是,客户说“要换顾问”。
A说了很多,包括她跟经理说:你说我错了,让我背锅都可以,但是你要让我清楚:我到底哪错了?否则,我没办法背这个黑锅。
其实A做了种种解释,核心想维护的一点,就是“我没错”。这是很多人的心理机制。为什么别人一说我们不好,我们就本能的想去辩白?为什么我们很容易把别人的建议解读为对我们的偏见?为什么别人只是发表一下ta的看法,因为这个看法和我们不同,我们就会勃然大怒?甚至,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外面的环境对我们充满恶意?
其实,所有这些,都逃不开一个“我不能有错”、“我必须是好的”的核心信念。可以说,这是很多低自尊水平的人的核心信念。
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就像A,她真的觉得自己只是在很客观的陈述事实,但却很难意识到一点:让她从心里承认她错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为什么很多人都无法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因为这三个字背后,意味着“我错了”,而很多人无法接受“我错了”这一点——因为承认这一点,会带给我们巨大的羞耻感。
这依然和早年的经历息息相关。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的犯错保持着宽容和理解的态度,那么ta在承认自己犯错这方面就不会有什么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这样,ta就更容易接受真实,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自然,ta的心智成熟程度也就越高。
但是,大多数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错误”往往非常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更习惯于自省,而对表扬不熟。父母往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帮孩子改掉所有的“错”,孩子就变好了。
虽然父母的初心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越盯着孩子的“错”,反而是对“错”的负性强化。同时,孩子也会对这些“错”产生强烈的羞耻和恐惧感——因为他们犯错,往往意味着接受惩罚。
久而久之,“对与错”、“好与坏”等评判性的标准就深深的植根于一个孩子的心中,对“好”和“对”的追求,成为了ta永远无法企及的渴望。当挫败变成了习得性物质,逃避,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