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汇聚 花城懂你( 二 )


“不出家门就能听国际大师讲课 , 受益匪浅 。 ”影迷陈女士说 。 据悉 , 本次纪录片节内容悉数上线至GZDOC官网及优酷 , 支持全国观众在线观看 , 普惠更多的纪录片爱好者及从业者 。
而在线下 ,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以及周浩、赵琦、范俭等知名导演也纷纷亮相 , 分享自己对纪录片创作的宝贵经验 。
今年 ,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决战脱贫攻坚 , 再到纪念抗美援朝 , 纪录片人用镜头记录下伟大的中国人民以及他们的感人事迹 。
《被遗忘的春天》正是一部展现疫情期间武汉状况的纪录片 。 导演范俭用镜头观察“非常态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 在他看来 , 人的情感 , 正是纪录片创作最核心的部分 , 而纪录片人不能只是短暂的记录 , 更应该引导观众走向理性的思考;在导演周浩看来 , 拍摄纪录片其实是“观察世界的方法” , “当你学会观察世界的方法之后你就会觉得人人有故事 , 这样你就会尊重你的每一个拍摄对象” 。
从2012年开始 , 纪录片导演焦波将镜头对准中国广大乡村 , 留下了《乡村里的中国》《出山记》《老窝》等展现农村真实生活风貌的纪录片 。 而他的最新作品《俺爹俺娘》拍的是自己的父母 , 展现出质朴的亲情 , “乡村永远是拍不完的 , 因为这片土地是俺爹俺娘的爹娘 。 ”焦波说 。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表示 , “一切记录都是有价值的” , “如果你们慢慢地喜欢了纪录片 , 要开始做纪录片 , 一定要记住 , 纪录片就像小川绅介说的那样 , 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一个世界 。 你去拍人家 , 拍人家的生活 , 你是要尊重人家 , 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 是一个相互观察相互理解、了解的一个过程 。 ”
观众观影热情高
很多场次已售罄
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精选20部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在线下展映 , 线下展映范围不仅局限在广州 , 更扩展至深圳、佛山 , 展映场次40余场 , 并于15日起 , 在优酷“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专题页”开展线上展播 。 其中 , 法国《电影手册》日前公布的2020年度十佳片单首位——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大师最新力作《波士顿市政厅》选在“金红棉影展”举行中国首映 。 同时 , 特邀放映过一万部电影的从化赤草老电影博物馆馆长黄树辉用1970年产的16mm胶片放映设备放映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大师经典之作《廉价公屋》 。
除此之外 , 今年的金红棉展映片单中还有许慧晶导演的成长题材纪录片《棒!少年》、冯冯导演的《光语者》、卡加先导演的《光之子》等国产优秀纪录片 。 今年金红棉影展也邀请到了国内纪录片导演、影片主创及行业专家在映后与观众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 。
作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展映品牌 , 2020年的金红棉影展迎来了它的6周年 。 6年的沉淀积累 , 金红棉影展在广州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纪录片观影文化 , 成为广州以及全国纪录片影迷每年翘首以待的保留节目 。
广州人爱看纪录片 , 早有数据支撑 。 爱奇艺显示 , 近年来 , 广州人看纪录片的时长超过其他城市 , 位列全国第一 。 与此同时 , 广州也是纪录片的大票仓 。
今年 , 观众依然热情满满 。 “从12日开幕以来 , 很多场次已经售罄 。 四个半小时的怀斯曼大师作品一票难求 , 整部影片延续其‘零采访、零旁白 , 绝少配乐’的纯观察式拍摄手法 , 但观众却不会觉得枯燥 , 看片过程无人提前离场 。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张鹂表示 , 广州一直致力于推动纪录片在此扎根、发展 。 每年12月 , “金红棉影展”都是纪录片影迷一场盛大的节日 , 这里有着最专业的影迷、放映团队 , 还有充满热情的志愿者 , “整座城市正在逐步成长为一座‘最懂纪录片的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