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沈从文笔下人物,大多家庭残缺,不得爱情,其实都是沈从文的孤独( 二 )


 将军|沈从文笔下人物,大多家庭残缺,不得爱情,其实都是沈从文的孤独
文章插图
他的文学作品是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切身体会进行创作的,他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原型,所以他的文学作品感情真挚,很能打动读者。
三、人生充满“常”与“变”
沈从文的小说中孤独意识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描写自然风光来反衬自己的孤独落寞的情感,另一种就是叙述悲情故事来表现自己的悲伤情绪。
我们所熟悉的《边城》就是借用第二种方式,《边城》是一篇悲伤的中篇小说,小说中也有巧妙的借用第一种方式。
 将军|沈从文笔下人物,大多家庭残缺,不得爱情,其实都是沈从文的孤独
文章插图
小说的后边主要叙述翠翠和他爷爷的故事,爷爷的老去和去世带给翠翠沉痛的打击,后边又写了翠翠和两个兄弟的故事,当两个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善良美丽的姑娘之时,势必会有一个悲伤的结局。
而这一切都是沈从文自我孤独的真实写照。
故事怎么创造他,他也怎么创造故事。
在小说中,沈从文艺术化地用情节的突转去改变人物的命运,最终达到了呈现复杂多样的生活和接近生活本质的目的。
 将军|沈从文笔下人物,大多家庭残缺,不得爱情,其实都是沈从文的孤独
文章插图
面对“湘西文化”与“都市文化”的选择,沈从文尝试着在“常”与“变”取样,融合为一种新的民族灵魂。
他热爱自然,所以绝不会放弃湘西文化中崇尚自然、单纯朴实的优秀部分。同时,他又渴求知识,因而他又不愿放弃都市文明中知识丰厚的那份精华。
在沈从文最趋近“现实”的长篇小说《长河》里,通篇都回荡着“常”与“变”的冲突。只是在这里,所谓的“常”与“变”已经从《边城》中一般的风俗文化拓展到政治文化层面。
 将军|沈从文笔下人物,大多家庭残缺,不得爱情,其实都是沈从文的孤独
文章插图
大江东去浪淘沙,洗不尽千世繁华,明月问人归有路?人却叹月隔世间。
人生的确充满了“常”与“变”,沈从文通过对种种生命形式及其哀乐的长期观察,得到了这一人生规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