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39 防己 秦艽 络石藤 雷公藤 豨莶草( 四 )


所以在古代这个秦艽 , 也叫秦 , 最早写一个草字头 , 一个纠纷的纠的半边 , 没有丝字旁那半边 , 草字头一个纠纷的纠 。 在《新修本草》里面就把这个写成纠纷的纠 , 那好像它根里面那个纤维纠缠在一起 , 纠结在一起 。 从药材的形状 , 那样来的 , 但现在一般都不用那些名称了 。 现在这样子写 , 它是从秦那种字把它变化过来的 , 但是现在读音就读秦[jiao]了 , 而不再读秦[jiu] 。
这个药作为一个祛风湿药 , 也是和防己一样 , 它是一个偏于苦寒的 , 虽然它的苦寒的性质不如防己 , 但是它也是比较适合于风湿热痹 , 这个是从单味药而言 , 湿热痹证更加适合 。 由于这个药它的寒性不强 , 所以我们写的是微寒 , 加上止痛和通经络 , 尤其是舒筋活络 , 这方面的作用都是比较好的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39 防己 秦艽 络石藤 雷公藤 豨莶草文章插图
秦艽
所以在风湿痹证当中的应用 , 比前面的防己还要广泛 。 比如说《医学心悟》 , 清代的(书中有)一个蠲痹汤 , 我们在这个156页的第四行 , 里面秦艽就是常常和羌活这些一起广泛的用于很多的痹证 。 这个蠲痹就是祛风湿的意思 , 蠲就有祛除的意思 , 就等于祛风湿 。
这个方在原方的加减变化当中 , 就是说比如说风盛的 , 那就以羌活这些药物为主 , 常常治疗风邪偏盛的加防风;寒邪盛的 , 可以加附子;湿邪偏盛的可以加防己、萆薢 , 这个后面要讲 , 薏苡仁 , 这些都是长于除湿的;湿热痹证就不用里面的肉桂 , 加黄柏这一类清热燥湿药 , 这是原方说的这个加减化裁 。 以这个方的例子就说明这个秦艽 , 在痹证当中什么证型的它通过配伍都非常常用 。
所以在一些本草文献里面 , 就说这个秦艽治疗风湿痹证 , “无问寒热新久” , 也就是说偏于寒的 , 这个行痹、痛痹、着痹 , 它同样的广泛使用 , 因为它祛风湿的效果加上止痛和舒筋活络的效果都比较好 , 湿热痹证就更不需说了 , 是它本身一个优势 。
而且前人还有一个说法 , 就是说秦艽是“风药当中之润剂” , 这个也有人说风家的润药 , 就是这个第二行156页 。 也就是说它不容易耗伤津液 , 这个是相对而言 。 前人把它认为是风家润药 , 这个祛风湿的药本身就有一定的燥性 , 要能燥才能够除湿 , 那苦也燥 , 本身它是燥的 。 因为秦艽常常和羌活、独活、细辛这些药在同一个方里面使用 , 它是和那一些药比较 , 它的温燥性明显的不及 , 所以才有这样一个结论 。
这个结论对于我们现在的祛风湿药 , 尤其是比如我们在祛风湿清热药这个秦艽以后要讲的 , 什么络石藤、豨莶草 , 甚至于桑枝这些比较 , 那么秦艽风药当中的润剂可能就不能成立 , 可能它的燥性就比桑枝、比络石藤这些还要强一些 。
所以这个参照物不同 , 前人在谈这个话的时候 , 他有它特定的所指 。 在中药里面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的 , 我们看见一个说法的时候 , 一定要尽量去挖掘 , 去琢磨 , 通过这个医家 , 这个本草学家的学术观点 , 他为什么有这个结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来提出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注意这样的 。
比如我们今后在讲这个补虚药的时候 , 那很多人都成了顺口溜 , 比如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 好像什么地方都能用 。 张景岳的本意不是那样的 , 我们讲的时候再说 。
现在谁用补阴药的时候再加点温燥的补阳药 , 比如说治疗肾阴虚 , 阴虚火旺 , 用知柏地黄汤 , 难道还要去加一点干姜、附子?或者加一点什么淫羊藿 , 不可能 。 不是说必于(这样)阳中求阴 , 实际上张景岳的这个阴阳是从气血 , 是从精血 , 是从功能和物质这个角度 , 物质的生成要丰富 , 那么功能一定要健旺 , 必于阳中求阴 。 并不是说现在你用补阴药简单的加一点温燥的补阳药在里面 , 就没有理解张景岳的本意 , 他的原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