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脑瘫、农妇、欲望让余秀华火了,看客心态投射出:叶公好龙式想象


 心态|脑瘫、农妇、欲望让余秀华火了,看客心态投射出:叶公好龙式想象
文章插图
余秀华的成名,是励志人生典范。作为一个身患脑瘫困扰的农村妇女,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最终能够写出一手优雅的诗词,值得所有学习和尊敬。余秀华的走红,又是一场网络看客心态的投射和社交时代小资生活的炫耀。平心而论。真正能够买一本纸质版余秀华诗词,或者通过阅读软件等方式,沉下心来系统地、细细地品味余秀华诗词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将焦点投放到余秀华一部分不甚“高雅”的诗词中,比如过《穿越半个中国去睡你》和《或许不关于爱情的》诸如此类作品。他们关注的是一个将脑瘫、欲望、两性嫁接到农村妇女身上,所引起的“劲爆”话题,希望看到更多关于此类元素的深度解读,以此给自己百般无聊的生活,带来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心态|脑瘫、农妇、欲望让余秀华火了,看客心态投射出:叶公好龙式想象
文章插图
另外部分网友“喜欢”余秀华,又是为了炫耀自己所谓“诗和远方”的小资情怀。他们喜欢余秀华的《瓷》“我的残疾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狭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很悲哀,为什么会有人能够从这首诗里解读出小资的味道。相反,它折射出余秀华本人对自身经历深深地自怜自悯之情。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很多人都在想象,余秀华生活在农村,那里是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袅袅炊烟,有一种世外桃源般悠然生活。其实,这只是一种叶公好龙式想象。用余秀华的本人原话说“那里的日子是很苦的,最大的梦想是,天上掉下个馅饼,掉一份力所能及的事让我出去,离开这个破地方就好。那就太美了。这辈子就没什么遗憾了,真的”。余秀华念兹在兹想要逃离的苦难之地,缘何成为社交小资的向往。无外乎是“消费心理”作祟。上文说过,没有多少真正了解过余秀华,余秀华的走红完全网络消费时代的结果。他们一方面消费着余秀华,一方面又批判余秀华太过张扬。
 心态|脑瘫、农妇、欲望让余秀华火了,看客心态投射出:叶公好龙式想象
文章插图
伴随诗歌带来的叶公好龙式想象,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是新体诗的热潮,诞生出像海子、顾城等一大批现代诗人。海子“砍柴喂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乡村苦闷的生活,经过诗人的假想,成为读者眼中“田园牧歌”式生活。这与余秀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二知先生关注余秀华已久,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在她如何“贬低男人”的观点和“格调”不高的诗词,基本上没有人会关注,一个诗人缘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更没有人从余秀华个体角度出发,去思考造成余秀华热议的社会因素。这一切都反映出网络时代下,看客心态投射出“叶公好龙”式想象。要么是一厢情愿地片面解读,要么是抱着纯粹消费的目的,仅此而已。
 心态|脑瘫、农妇、欲望让余秀华火了,看客心态投射出:叶公好龙式想象
文章插图
余秀华的诗有佳作,也有品格不高的作品。余秀华也写过不少精致的小品诗词,然而根本没有人理会,大家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余秀华诗词以外的领域。提到余秀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个农村妇女,还是个脑瘫患者,最后才会想到“据说她写的诗还不错”。无形中,大家看待余秀华时,先将她归为残疾人、农村、妇女一类,而不是以诗人的角度去看待余秀华和她的诗。
 心态|脑瘫、农妇、欲望让余秀华火了,看客心态投射出:叶公好龙式想象
文章插图
似乎大家聊起余秀华,必然是带着一股深深地悲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她。余秀华本人很不喜欢被如此对待,她更希望别人看她的诗歌时,只是看她的诗歌,不要因为她是什么农妇,何况农民怎么了,农民就不能写诗吗,脑瘫也不能写诗吗,答案是都能写。因为诗歌它本身没有身份,更没有规定谁能写,谁不能写。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将这些元素拿到桌面,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以上是余秀华本人接受采访时的感言。这才是真正的余秀华,也是余秀华诗歌中真实地表露。没有人关注余秀华的心路历程,这样的声音往往会被强大的看客流量所淹没。或许,你会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你不妨问问自己身边的人如何看待余秀华,听听他们能够讲出什么内容,跳不出“农妇”“脑瘫”“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诸如此类格调不高的言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