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古代官员辞官回乡后,依靠什么生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文·段宏刚“儒家思想”曾长期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非常大。儒家思想追求入世的态度,倡导人们要有家国情怀,要不断完善自我道德,增长个人的学识和智慧,然后进入仕途,投身于社会去创作自己的人生价值。古代读书人要实现入世的目标,无非就是经过寒窗苦读后,再参加科举考试,若通过考试,就能拥有一官半职,从此衣食无忧,乃至飞黄腾达。同时,还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才干,实现人生抱负。古代读书人改变自身命运,转身为朝廷管理者的过程,被称作进入仕途。实际上,古代读书人进入仕途并不容易,要经过层层考试和筛选方能如愿。已经进入仕途的人都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没有人会随随便便离任或辞官。
 古代读书人|古代官员辞官回乡后,依靠什么生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文章插图
况且,在古代,上级也不允许官员随随便便辞官,哪怕被贬,被发配到蛮荒之地,也不能说走就走。要想辞官,必须给出正当理由。厌倦官场的人如果提出两种理由,通常情况下,上级不会过于为难辞官者。一是“守制”,二是“乞骸骨”。守制是指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了,官员必须回到老家守孝2——3年时间。不想做官的人,正好可以用守制的借口而辞官。遇到这种情况,上级都会批准,因为“百善孝为先”,古人对孝道精神非常看重,任何人都不会阻止别人去履行孝道精神,皇帝也不能。乞骸骨是指,某个官员的年纪已经很大,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没有过多精力去处理繁琐事务,在这时他就会向上级提出书面申请,希望上级解除他的职务,让他回老家安度晚年。
 古代读书人|古代官员辞官回乡后,依靠什么生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文章插图
作为朝廷,也不希望自己的臣子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甚至殉职在岗位,因此,乐意放行官员离去,遇到明君,还会赠给一笔可观的养老费。如果过了几年没有听到申请者病故的消息,不好意思,皇帝会一纸诏书让申请者回到朝廷继续当官,由不得你。辞官的理由,不管是守制还是乞骸骨,只要事实确凿,很少有人设置障碍。如果辞官者胡编乱造,那就犯了欺君之罪,不是闹着玩的。然而,古代还是有不少像陶渊明、李白那样傲骨铮铮的文人,他们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看到周围人黑白不分时,不愿同流合污,就头也不回地辞官了。正是他们,让文人的脊梁变得正直起来,人格伟大起来。真正遇到陶渊明这样的高傲不屈的文人官员,朝廷也没有办法,就由他去吧。那么,古代官员辞官回乡后,到底靠什么生活呢?还是以陶渊明为例来谈。
 古代读书人|古代官员辞官回乡后,依靠什么生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文章插图
陶渊明(365年——427年)是东晋时期出生在浔阳郡柴桑(今江西省九江)的大诗人,他最后一次做官是在405年,出任彭泽县令。当他上任80多天后,遇到寻阳郡的督邮刘云来彭泽县检查公务,督邮相当于太守的秘书。县吏告诉陶渊明,刘云是远近闻名的贪官,常常借助检查公务之名向管辖的县索要贿赂,若不给,就回去向太守栽赃陷害。并且,督邮还要求县令要备好礼品,穿戴正式服装去迎接他。陶渊明听到后非常气愤,索性摘下官帽,说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由此贡献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古代读书人|古代官员辞官回乡后,依靠什么生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文章插图
《晋百官表注》里记载,东晋时期,官员的俸禄实行“半钱半谷”制,就是说,给官员发放薪水时,钱和米各占一半。陶渊明作为县令,他当时的俸禄是“月钱2500文,米15斛”。一斛为十斗,一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5斤左右。由此算来,陶渊明一天的薪水为83文钱和五斗米。除过俸禄,古代官员还有补贴,以及其它福利。陶渊明的总收入放在当时已经相当可观了,但是,面对这么优厚的工作待遇,他还是辞官了,并写下了著名的辞赋《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自己的高风亮节。之后回到老家归隐田园,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并写下大量田园诗。陶渊明在归隐期间,写下著名组诗《饮酒二十首》,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状态。透过这些诗句,我们完全能看到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