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历史,长久以来,在劳动人民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民间文学和文化,其中以“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最为经典,这四个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百年来持续在民间传播,经久不衰。以“白蛇传”为例,这个民间故事,最初只是古人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传播途径,有传奇、小说、戏曲、皮影、剪纸等多种传统方式,再加上现在的电影、电视、动画等各种形式,让“白蛇传”持续影响一代代受众。
文章插图
2006年,江苏镇江和浙江杭州携手将“白蛇传”申遗,从此“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蛇传”的影响力已经开始走向世界。“白蛇传”虽然出名,但这故事的起源在哪里?为何能引起几百年的民间共鸣?本文从中国古代的“蛇图腾”谈起,浅析“白蛇传”的故事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溯源:古代的蛇图腾和民间信仰
白蛇传的故事主人公是白娘子和许仙,讲述了一个人蛇相恋的传奇故事。1910年,芬兰人发明了“国际通用民间故事类索引”,简称AT分类法,按照AT分类法,白蛇传应该被列为411型,即美女蛇故事类。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蛇一般是邪恶的象征,所以很多西方人难以理解,为何中国的“美女蛇故事”会成为几百年来的经典?实际上,这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在中国,存在这蛇图腾。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许多神话人物都是蛇形状,例如“三皇”中的女娲和伏羲,都是蛇身人面。据西晋时期的《帝王世纪》记载:
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面。
文章插图
在晋人郭璞的《山海经注》中,明确提到: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
在神话中,伏羲和女娲相传是人类的鼻祖,如果说他俩都是人面蛇身,那说明在中国古代,对蛇早已形成崇拜和图腾。
古人为何崇拜蛇?因为在女娲所在的母系氏族时期,一个女性的生育能力代表着部落的生产力和战斗力。而蛇在生物之中,属于生殖能力较强的物种,因此在原始社会,中国人对蛇就有了最初的崇拜,《山海经》中有许多人面蛇神的神话人物。在《三国志》也有记载,我国南方的百越民族,长期以蛇为神灵。
文章插图
在西方国家中,由于宗教的原因,蛇较为不详。但在中国民间,蛇具有灵性,拥有神秘的力量。在十二属性之中,蛇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被民间成为“小龙”。在中国,也有许多和蛇有关的节日习俗。例如,阴历的二月初二,被称作是“龙抬头”的日子,实际上,这个时候,天气转暖,蛇从冬眠中醒来,因为蛇从龙,因此被称作“龙抬头”。五月初五这天,有喝雄黄酒的民俗,也是和蛇有关。在西北的部分地区,清明节这天,民间会做“蛇娃馍”。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存着这极其浓郁的蛇图腾文化。在古人长期和大自然接触中,蛇是人们经常接触,并且“故事”较多的动物。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蛇文化,才促使了“白蛇传”的人蛇传说,为“白蛇传”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章插图
二、故事追根:白蛇传的起源探究
关于白蛇传的起源,现在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但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人蛇故事。据《太平广记》记载,唐朝的文言小说《博异志》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元和二年,陇西李黄,因见白衣之姝,绰约有绝代之色。尾随而至,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李亦有归志,承命拜辞而出。上马,仆人觉李子有腥臊气异常。遂觉身重头旋,命被而寝。及去寻旧宅所,乃空园。往往有巨白蛇在树下,便无别物(节选主体内容,有删)。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三种吉祥鸟的画法分享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