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扎克来说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清朝乾隆年间,浙江有位书生喜欢四处游历。有一次,他乘船来到江西,独自上岸,信步进入一座寺庙。寺庙曲径回廊,清净优雅让人留恋不已。拾级而上,来到一间殿内,墙壁上的山水人物栩栩如生,书生欣赏再三,便用手去轻轻摩挲。
文章插图
居然于无意间触碰了一处机关,墙壁忽然洞开,书生好奇之下,走进去近一看,只见里面有多位妇女,几个和尚在里面嬉戏。书生见状大惊,急忙往回走。和尚看到书生欲回走,三两下将其制伏。书生知道这些和尚不是正经出家人,哭泣哀求道:“师傅大发慈悲,放我出去,绝不泄露半个字。”众僧哪里肯答应,一致认为绝不能放他走。一僧道:“干脆将他杀了,一了百了!”另一僧道:“不如烹掉,容易灭迹。”书生闻言吓得颤抖不已,料想不能脱身,再三哀求,留个全尸,胜造七级浮屠。这时,又一位僧人道:“我佛慈悲,姑且念他无知,暂且留他一命,等过阵子活佛升天,我们也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好处”,众僧听了纷纷赞同,于是就将他头发剃光,囚禁在寺庙,还让他服下哑药,从此不能开口说话。
文章插图
打那以后,寺中每天给书生吃的都是淡食,不加一点盐。过了三个多月,书生被养得白白胖胖,肥嫩如婴孩,但是腰腿无力,不能行走。这寺庙主持命人在郊外建了一座高台,并对外称某日活佛将盘坐台上,火化以升天。届时,远近男女,扶老携幼,前来围观。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连县令都听说了。但是县令是个能吏,觉得这事过于特别,其中或有隐情,便率几个干练的差役,观察究竟。只见台高丈余,一个身披五色袈裟的和尚跌坐于梮上。他那白皙如满月的脸上双目锁闭,涔涔的眼泪如雨而下。
文章插图
县令料想其中必有猫腻:活佛升天,为何会泪流满面?一面派人要求主事僧人暂缓举火,说自己要亲来拈香,众僧素知县令的成严,不敢有违。县令更换官服来到活佛升天现场。主持前来迎接,县令说:“今天不是活佛升天的黄道吉日,改天如何?”主持说这是活佛自己选的日子,不好更改。而且活佛身子重,不便行动。县令暗想此话后面必有隐情,又笑道:“我自有办法。”说着即命数名衙役将活佛抱下台来,抬至署中内记室。到了夜半时分,县令来看活佛,只见活佛眼泪流个不止,却不发一语。县令便问活佛能否写字,活佛闻言,这才点了点头。等到县令将文房四宝取来,活佛又因胖软无力,不能举笔,便以指蘸墨,在纸上历书自己遭遇的前前后后。
文章插图
县令阅罢所书,不禁大怒;稍稍平静下来后则命被充活佛的书生安心药食,好好调治,一待身体复原,就派人送他返回原籍。第二天,县令命寺僧们集合台下,不许擅自离开,又令衙役趁着僧人出寺后搜索,果然在密室中找到了被关押的妇女数人,还有金银珠宝财物无数。县令一待搜査有了结果,即至台下。僧众请迎活佛,县令笑道:“活佛有令,请主持僧替代升天。”主持和尚自知事情败露,扑跪地上忙称有罪,请求宽恕。县令令左右将主持扔到高台上,又叱令举火。火烈风猛,转瞬之间,主持被烧成一把灰。
文章插图
站立在旁的僧众,无不面如死灰。当县令向围观的善男信女们一一披露恶僧劣迹之后,众人皆拍手称快。对参与其事的憎徒,县令一一予以笞责,命他们蓄发归农。
推荐阅读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这位将军的陵墓里发现怪酒器,不仅模样诡异,而且来路成谜
- 宋江既然甘心被刺配江州,为何要在浔阳楼题反诗?只因他发现……
- 油画中的美人都跑了出来,就藏在我们周围,你能发现她们吗
- 专家意外发现宋朝机关墓,打开墓门后,看到的东西让他们很吃惊
-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精品欣赏
- 清朝钢轨历经百年,如今依然坚固耐用,专家:每根都是无价之宝
- 清朝有一“特殊”宝贝,只能三个人用,王爷用了照样砍头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