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云飞杂记】冬季运动与养生


 养生|【云飞杂记】冬季运动与养生
文章插图
今年北京城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11月22日,星期六,小雪节气的前一天,大清早雪中行,漫天飞雪称霸我的整个天空,想着雪夜煮茗的情趣,发出邀约的语音,却看着雪落地即化,不复银装素裹的世界。果然,下午与背床的朋友通话,他劈头就问:下的是雪,是雨?从出生起,我大部分时间住在北京,算起来有40多年了。儿时还不知雾霾为何物,似乎只有下了雪,看见了雪,感触了雪,才算是真正开始过冬了。
长大了,才知道老祖宗定的规矩,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冬季是从立冬开始的。春秋战国时代,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冬季有六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黄帝内经》讲顺时养生。冬三月,此谓闭藏。
健客:闭藏是什么意思?冬眠吗?
云飞:你觉得冬与春夏秋三季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健客:冷啊!
 养生|【云飞杂记】冬季运动与养生
文章插图
《黄帝内经》在形容冬天时曾用了“水冰地坼”,就是水结冰,地开裂。看看自然界,春夏两季气温升高,花开树长。过了秋天,气温下降,草枯叶落。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冬天之所以会寒冷,是因为天地间的阳气在储存,而不是在释放。寒为阴邪,因此易伤阳气。人与天地相应,“闭”是不要让外界的寒气侵扰进来,“藏”是养精蓄锐的过程,为了春天的“长”做准备。
健客:阳气是什么啊?
云飞:可以简单理解为暖气、生长之气。《黄帝内经》讲“阳化气,阴成形”,阳气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阴气形成了身体。
中医认为阳气为生命之根,“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我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也就是指的我们体内的阳气。中医将其称为“真阳”。真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描述阳气时曾经说过:“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无分,四时失序,万物不彰矣。……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
健客:为什么特别强调要在冬天养阳呢?
云飞:《伤寒杂病论》中有一个观点,即伤寒就是伤藏。你说要不要特别强调?
健客:嗯嗯。
 养生|【云飞杂记】冬季运动与养生
文章插图
要想避免阳气受到损伤,首先就要做到“防寒就温”。但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养生就如同下一盘棋,不能见子吃子,而是要统筹全局。阳气对于人体如此重要,我们要让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阳气的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一个循环,不能断、不能乱。冬天就像“埋种子”,不能重物敲打,不能针扎,不能火烧;埋得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如果“藏”不好,即使春回大地也不会发芽;即使发芽也长不好。
健客:都闭藏了,还锻炼身体吗?
云飞:当然要锻炼身体。闭藏与锻炼不矛盾。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所以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冬季养阳离不开运动。
健客:什么运动养阳呢?
云飞:根据个人喜好、体力强弱来选择,像瑜伽、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等,都是不错的养阳运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