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接口中的皇帝!浅析雷电Thunderbolt的前生今世
随着武装AMD移动锐龙4000系列笔记本的全面爆发 , 英特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 为了重新夺回竞争优势 , 英特尔带来了代号为“Tiger Lake”的第11代酷睿 , 而雷电4就是该平台主打的新功能之一 。 今天 , 就让我们聊一聊雷电接口的那些事儿 。
文章插图
雷电接口的前世
雷电(Thunderbolt , 在苹果设备上又称为雷雳)接口最早诞生于2009年 , 是英特尔倡导的一种高速I/O接口 , 只是当年它长期处于实验室状态 , 直到2011年才以Mini DisplayPort(下文简称miniDP)接口的形态集成在苹果旗下的Mac设备中 。
【USB接口中的皇帝!浅析雷电Thunderbolt的前生今世】雷电的本质
没错 , 雷电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技术协议 , 它需要“寄生”在某个具体的接口标准上 , 而miniDP就是它的第一个“宿主” 。
文章插图
雷电1技术的传输速率为10Gbps
2015年 , 随着USB Type-C接口标准的出现 , 它很快就被最新的雷电3技术盯上 , 至今网上也仍在流传“雷电3一定是USB Type-C , 但USB Type-C却不一定支持雷电3”的科普内容 。
和传统的USB接口相比 , 雷电技术最大的特色就是更快 。
比如第一代雷电就拥有10Gbps的传输速率 , 而且最多可以串联4部设备 , 和它相比同期的USB3.0(5Gbps)简直“弱爆”了 。
2013年 , USB-IF(USB推广组织)发布USB3.1技术规范 , 好不容易才将理论传输速率提升到10Gbps , 英特尔却已携手苹果推出了雷电2 , 依旧是采用miniDP接口形态 , 但传输速率却实现了翻倍 , 20Gbps再度让传统USB的“羡慕嫉妒恨” 。
2015年诞生的雷电3 , 哪怕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一众I/O接口中的“皇帝” , 它拥有高达40Gbps的传输速率 , 而且这还是在全双工状态下的 , 如果是单向传输其理论速度最高可达80Gbps , 与2019年才刚刚定下标准的DisplayPort 2.0(DP 2.0)标准相当 。
文章插图
此外 , 雷电3还兼容你所熟悉的各种多媒体传输协议 , 可以扩展出几乎所有接口 , 甚至还能用于接驳外置显卡 , 让1kg重的轻薄本也能通过桌面版RTX 2080显卡玩上最新的3A游戏大作 。
雷电的融合
雷电与USB之间的战争终于在2019年迎来曙光 , 当年3月初 , 英特尔将雷电技术协议开放给了USB推广组织 , USB-IF随后便发布了USB4 , 它在底层就实现了雷电和USB协议的融合 , 增强基于USB Type-C接口的产品之间的兼容性 。
文章插图
可惜 , 直到今天就连USB3.2标准还没普及 , USB4和雷电4也刚刚伴随第11代酷睿正式走向前台 。 在正式介绍这一全新接口之前 , 我们还需回顾一下昔日最热门的雷电3接口的生存现状 。
雷电接口的今生
我们都知道雷电3是众多接口中的“皇帝” , 无论是实用性还是用于宣传上的噱头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 但是 , 纵观移动和桌面领域 , 只有极少数高端笔记本和设计师主板才有所涉猎 , 绝大多数笔记本身上的USB Type-C别说支持雷电3了 , 就连传输速率还停留在USB3.1 Gen1(5Gbps)的水平上 。
文章插图
那么 ,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雷电3难以普及呢?
雷电的荆棘之路
在过去 , 一款笔记本要想支持雷电3 , 需要购买并安装额外的雷电3控制器芯片 , 而且英特尔也需要收取不菲的授权费用 。
推荐阅读
- Eyeware Beam使用iPhone追踪玩家在游戏中的眼睛运动
- 突破极限!戴尔上架130W USB-C充电器:只需549元
- 田伟院士:我眼中的医疗机器人
- Mozilla将默认禁用Firefox中的退格键以防止用户编辑数据丢失
- 脑机接口发展失控,人类或将成为变形金刚,马斯克也很无奈
- Silicon Power推出三款USB-C OTG优盘
- 375W喂不饱:技嘉给RTX 3080悄悄增加了一个供电接口
- LG Stylo 7渲染图曝光:没有预想中的重大升级
- 平淡无奇中的暗自升级,2020年主板市场年终盘点
- 接口|DP接口不比HDMI差甚至还免费 为何电视厂商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