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看!由张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记》15日开播后吸引大量关注,被批得“体无完肤”。观众在剧中的人物演技、情节推进、台词做派以及服化道布景上都找到不少“槽点”。目前该剧豆瓣评分已经跌至2.6分,低于5.6分的黄晓明版《鹿鼎记》(2008年),创下金庸作品改编影视剧的新低。
《鹿鼎记》,最难拍的“武侠”
作为金庸的最后一部长篇武侠作品,《鹿鼎记》创作于1969年至1972年,金庸一改传统武侠“大侠仗剑天涯”的写法,创造了韦小宝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市井无赖形象。他周旋于朝廷、天地会和神龙教等各方势力之间,靠小聪明而非武艺立足,最终全身而退,抱得美人归。
金庸想通过《鹿鼎记》颠覆传统意义上的江湖,讽刺政治和历史,同时解构自己笔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立意,颇具现实主义意味。韦小宝作为主角固然奸猾反复,但也有良善仗义的一面,而要让人物立得住并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就要看主演、导演和编剧的功力。
文章插图
梁朝伟
梁朝伟版(1984年):
1977年,香港佳艺电视台首次把《鹿鼎记》搬上荧屏,当时距离原著连载完毕才过了5年,剧中韦小宝一角由女演员文雪儿反串出演。1984年,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播出两部风格完全不同的电视剧《鹿鼎记》,前者由杜琪峰执导,梁朝伟、刘德华以及刘嘉玲、毛舜筠等一众明星参演,一开播就成为当年爆款,梁朝伟被金庸赞为“最传神的小宝”,在众多影迷眼中无出其右,而刘德华饰演的康熙英明果断,凸显帝王之才。
文章插图
陈小春
陈小春版(1998年):
对于80后、90后观众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当属1998年的陈小春版,这部TVB版《鹿鼎记》目前仍以豆瓣8.8的高分位居各版本之首。该版在剧情方面基本尊重原著,“双儿身世”“结局相念”等仅有的几处改动也合情合理,陈小春为韦小宝原创的口头禅“鸟生鱼汤”和黄霑所作的主题曲《头顶一片天》更是成为经典,多年后陈小春接受采访时也坦承:“最喜欢(的角色)还是韦小宝。”
文章插图
张卫健
张卫健版(2000年):
相比之下,2000年的《小宝与康熙》虽然有张卫健、谭耀文、舒淇和朱茵等众多明星参演,但剧情较原著改动过多,且张卫健的个人表演特点太过突出,在“原著粉”眼中不如98版。但张卫健版韦小宝那段“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颇具传播力。
内地在获得金庸授权后,2008年推出央视版《鹿鼎记》,当时黄晓明饰演的韦小宝被吐槽“太老”“太帅”“不够古灵精怪”,但如今在张一山版衬托下,口碑反而看涨。此外,内地2014年还拍过韩栋主演的《鹿鼎记》,但未能像张一山版引起关注。
文章插图
周星驰
周星驰版(1992年):
相比几十集的电视剧,电影版《鹿鼎记》因为时长所限,在节奏和剧情上改动较大,但也各有特色。邵氏1983年拍摄的《鹿鼎记》在武术设计和人物塑造上令人印象深刻。而最成功的电影版当属1992年的《鹿鼎记》和《鹿鼎记2:神龙教》,为了突出娱乐性,王晶不惜“魔改”金庸原著,让周星驰饰演的韦小宝成为武林高手,把无厘头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连林青霞饰演的神龙教前教主夫人都被韦小宝征服。
金庸先生已于2018年去世,但他的武侠小说依然是巨大的通俗文学财富,其宏大格局、紧凑情节和丰富多彩的人物,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剧。然而近年来拍摄的金庸武侠剧大多是内地制作人主导,导演为求“新”而失于肤浅,年轻演员无法抓住角色神韵,缺失了金庸武侠最根本的意境。
推荐阅读
- 从两处悬念,看《倚天屠龙记》精彩之处,金庸小说技巧太高超技巧
- 宋小宝书法被网友盛赞,潇洒飘逸,深得赵本山精髓,专家:江湖体
- 金庸笔下最让人失望的7门武功,听名字很牛,实战起来却都很弱
- 本是边陲无名小国,却被金庸带火,皇帝成为家喻户晓的绝世高手
- 金庸笔下设定最强的3门武功,残缺版本也很强,第一名上万人练过
- 张无忌有两位传人,两人虽得了张无忌“真传”,却死于同一人之手
- 看《笑傲江湖》有感
- 金庸笔下最顽强门派,3次遭遇灭门之灾,本派无高手却得外人相助
- 张三丰的经历很传奇,金庸为何不让他当主角因为写了就会有漏洞
- 水浒传中有种失败的战术,金庸笔下被一大侠所用,却成功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