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被遗忘的人,鲁迅说他的思想要到25世纪才能实现( 二 )


03
简单说一下张竞生引发的这场关于爱情定则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是谭熙鸿与陈淑君的婚事。谭熙鸿1922年丧妻(陈纬君)后,次年其妻妹陈淑君因广东战乱北上,二人日久生情,一个姐夫、一个小姨子就结婚了。而陈淑君先前在广东曾与青年沈厚培订立婚约,沈知道消息后北上理论。
插一句,陈纬君、陈淑君都是陈璧君的妹妹。也就是说,谭熙鸿与汪精卫是连襟。陈璧君一直看不上妹夫谭熙鸿,现在又要贴上一个妹妹,心里很不爽。于是,在陈璧君的指点下,沈厚培在《晨报》上公开指责谭、陈二人,陈淑君亦登报澄明事实,指沈歪曲事实,诽谤自己。
这起名门恩怨一公开,八卦、伦理、窥私都有了,所以当时很轰动。张竞生看到了报纸消息,本能地站在陈淑君这一边,于是写了《爱情的定则与陈淑君女士事的研究》一文投报,引起了文化圈的大讨论。
这起讨论后来被称为“现代中国第一次爱情大讨论”。
张竞生在文中首次推出他的爱情“四项基本原则”:爱情是有条件的;爱情是可比较的;爱情是可变迁的;夫妻为朋友的一种。
现在看来,张竞生的观点很稀疏平常。但在当时,他的文章一抛出,就跟扔了原子弹一样,在讲究女子守贞、从一而终的社会里,产生了无限的冲击波。几乎没有人赞成他的观点,一边倒地痛骂张竞生,搞得《晨报》编辑孙伏园几度想停掉这场讨论。
于是,张竞生出大名了,以被骂的形式。
04
然后就是1926年,张竞生火得一塌糊涂,名声也被毁得彻彻底底。
这一年的2月,他主编的《性史》(第一集)面世。时任北大教授的林语堂描述了当时社会疯抢的场景:
《性史》出版之初,光华书局两个伙计,专事顾客购买,收钱,找钱,包书,忙个不停。第一、二日,日销千余本,书局铺面不大,挤满了人,马路上看热闹的人尤多。巡捕用皮带灌水冲散人群,以维交通。
新书传到天津,同样引发“性史潮”。上海、广州等地的报纸,也都报道过当时《性史》热销的情况。这种状况大大出乎张竞生本人的预料,原本就很敏感的题材,加上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剿杀的声音瞬间大了起来。
《性史》的内容源于北大风俗调查会的调查活动,张竞生受英国性学权威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研究录》影响,主张在中国搜集性史,作为科研的一手材料。于是,他在报纸上发布征集性史的广告,号召大家把个人与性相关的经历,包括事前认知、事中体验与事后心理活动,以及性取向、性能力等等,用生动的笔触写下来。
征集活动很成功,收到了200多篇投稿。张竞生选取了七篇,并给每篇加了按语,编辑成薄薄的《性史》(第一集)出版。他打算以后再出版第二集、第三集……
但他没有机会了。《性史》先是遭到了大部分文化人的痛斥,接着就是各地行政权力的查禁收缴。南开中学不仅处分、斥退阅读此书的学生,还一纸公文告到警察厅,要求查禁包括《性史》在内的五种“淫书”。之后,天津、江苏、广州等地陆续出台相关禁令。
在这种形势下,张竞生被迫刊登启事,《性史》第一集因故不能依期出版加印,买了预约券者可以退款。原已发稿的《性史》第二集也很快撤稿。中国版的《性心理学研究录》由此夭折。
然而,无良书商的机会却来了。
他们嗅到了商机,把传统艳情小说的黄色片段,比如《肉蒲团》的片段改写成第一人称和白话文,重新编辑,打出《性史》(第×集)、《性典》、《性史补》等书名,再安上张竞生的名字,然后就面市赚大钱了。
张竞生登过公开声明,也上法院告过,但基本没有效果。他的名声,在无良书商的裹挟下,毁得更彻底。
05
张竞生被骂得有多惨?新旧文化阵营两边的人马,第一次逮着同一个人骂,你说有多惨?
当然,都是有文化的人,骂人都骂得很尖刻,也很有水平。比如,章太炎向来都反对白话文,看到《性史》是用白话文写的,就故意嘲讽说,可惜啊,如果改用古文来写,那就要超越《金瓶梅》了。他还以此奚落提倡白话文的那些人说,恭喜啊,白话文终于出大师了,谁?张竞生啊!白话文终于出世界名著了,哪一部?《性史》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