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暖
文章插图
【 敏感|庄子?胠箧丨庄子的笔深深刺痛了统治者敏感的神经?】在中国的历史上,权变与法理始终是一对矛盾。新兴的势力千方百计给权变正名,他们秉持“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的信条,积极挑战旧政权;而没落的势力则死死抓住法理,认为“以下犯上,罪应当诛”,给与前者无情的批判。
每当王朝兴替之际,必然要对所有的知识分子、谋士、将士做一次思想的洗礼。《汉武大帝》中有一个情节:汉景帝刘启主持的中央会议,讨论高祖灭秦究竟是以下犯上还是救民于水火,两方争论不休。这便是权变与法理的激烈冲突。而庄子的文章,在之前百年就讨论了这个问题。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翻译成白话文便是:那些偷了一个带钩的人要受惩罚处死,而盗窃一个国家的人却做了诸侯。诸侯之家有仁义之名,那不就是剽窃来的仁义圣知吗?
文章插图
庄子的文章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权力即正义,而非道德即正义。
在王朝更替的时期,为了给自己的武力攻伐正名,新兴政权一般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推翻昏君,建立新政。这时候他们都跻身于庄子口中所说的“窃国者”的行列,他们互相攻伐,无所不用其极。
当天下初定,他们便借用前代的礼仪仁耻的规矩框架,重新构建新的道德牢笼。新的政权稳定后,当政者便开始奢侈享乐,鱼肉百姓起来,这个时候,起义陆陆续续而起,反对声开始一浪高过一浪。统治者见状,便首先当起了“替天行道”的反对者,反而倡导起“天授皇权,万世一系”的理论,把那些意图“窃国”的起义势力死死打压住,当作“窃钩者”来惩治和批判,枭首残杀,食肉寝皮。
然而,历史终究是人民的历史,旧的没落的势力总会消亡。这样一代一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从陈胜吴广起义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无数的“窃钩者”不满足自己的身份,立志做大做强,最后变成了“窃国者”,后来王朝安定,百病滋生,腐朽的“窃国者”又被新的“窃钩者”所替代。冤冤相报,烟火不息。正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章插图
庄子的义愤,是指着昏庸统治者的鼻子骂他们。他看似温柔,其实满腔义愤。
庄子讽刺的是那些不知民间疾苦得“窃国者”,批判的却是他们背后的那一套“仁义道德体系”,他要把人民的疾苦呐喊出来,他才是真正的对社会有着深刻思考,对麻木不仁的当政者有所刺伤的人。他关注的是独立的人的精神,人的性命。他对“窃钩者”同情,对“窃国者”愤恨,反映了在腐朽的统治势力下老百姓无法安居,良民落草为寇的社会乱象。
昏庸的当政者一般都不喜欢庄子,一则是他讲求无为逍遥,不屑于与当局为伍;二则他一向贬斥黑暗势力,揭示出当权者以力谋国,不恤民生的本质。在每一个时代遭受黑暗势力不公正待遇的人,都会深深地怀念庄子。岂不知,庄子虽崇尚逍遥,却比任何人更关心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他的立场是真正人民的立场,历史的立场。
文章插图
庄子的思想,在历史上有过一次重大的实践。它起源于个人的孤愤,撼动的是整个统治集团的神经。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悲愤异常,从楚国逃到吴国,后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后来,伍子胥辅佐吴王成为春秋一霸。伍子胥因为国家对个人的不公,行忍辱之事,怀暴戾之心,适逢春秋争霸,借用别国的力量反攻母国,一雪家恨。他的行为正义么?不正义么?
推荐阅读
- 庄子: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的人生
- 庄子说:仁是“无爱”,孝是“无亲”,为何儒家宰相称为妙道?
- “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庄子人的痛苦太多,往往是因为智慧不够
- 庄子:70岁后,如果不能“痛快而去”,寿则多辱,将让人痛苦
- 我庄子(三)
- 精讲三国志之23,什么原因让于禁变成了曹魏敏感词?
- 庄子论“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你是哪一把剑?
- 20 多岁的女人有多敏感
- 先秦时代|庄子:人生,择善而处,择君子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