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驳|辛弃疾为何要杀掉日行八百里的牛,骑日行千里的马?( 二 )


 八百里驳|辛弃疾为何要杀掉日行八百里的牛,骑日行千里的马?
文章插图
虽然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终于一统江湖,但因为多年战乱破坏的原因,大汉王朝境内居然找不出四匹同样毛色的马,搞得那些追随他打江山的文武重臣只能乘坐牛车出行。估计刘邦坐的也是牛车,最多是四头毛相同的牛而已。史官没有秉笔直书,应该是为尊者讳的缘故。因为家底子太薄(大量缺乏战略物资马匹),刘邦死后,匈奴单元居然提出了令所有汉人汗颜的无理要求——要和吕后耍朋友(汉武帝不计成本的与匈奴死磕,与受了此事的强烈刺激有关)。汉帝国知耻而后勇,刘邦后裔子孙孜孜求治,汉文帝、景帝适时与民休息,推行无为而治也是无奈之举。等到国力略有恢复,牛车立即没了市场,汉景帝专门颁布了各级官员的乘车标准,规定只要是商人,生意不论做得多大,也“不得乘马车”。汉武帝刻薄寡恩,搞得一些诸侯倾家荡产,这些人死要面子,为了撑门面出行又套起了弃用多年的牛车。这些诸侯虽然成了破落户,但毕竟是寻常百姓眼中的龙子凤孙,这些家伙乘牛车,事实上等于再次提高了牛的社会地位。著名大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一度上了热搜榜,统治者得知后征召他入朝,坐的也是牛车。所以如此,估计是希望车子走的慢一些,让天下黎民百姓一睹大孝子风采,大张旗鼓的宣传孝悌有助于治道,倘若乘了马车一溜烟进了京城,岂非衣锦夜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献帝在关中一度吃土流离失所。手下赵岐主动要求前往荆州,游说刘表前来勤王,他唯一的附加条件就是要借用汉献帝御驾“牛车”一用。搞得曹操亲自迎接汉献帝都许时,狼狈不堪的汉献帝居然连个专车也没有。曹操节约闹戈民,带头勒紧腰带过苦日子,于是乎节俭成了手下文武清廉与否的重要标准。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惯成自然,因此东汉末年出行乘牛车获得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至西晋初年,乘牛车已经蔚为风尚,牛的身价直线飙升,养牛业成了最赚钱的生意。家中有名牛、猛牛是贵族王公豪华富有的标志,就连名士也不能免俗,茶余饭后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吹牛皮,且美其名曰“玄谈”。
 八百里驳|辛弃疾为何要杀掉日行八百里的牛,骑日行千里的马?
文章插图
书归正传,辛弃疾在朝堂上不受待见,而他又时时刻刻想着北伐中原,这首《破阵子》可以视为他的请战血书。“八百里分麾下炙”,说的是在“沙场秋点兵”的时候,即使是再名贵的牛他也得杀了,与手下将士一起来撸串。凡历史上举大事者,无一不要歃血为盟,每到这个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往往是牛。杀牛,代表了举大事人义无反顾的信心。为了鼓舞人心,这会儿的音乐最好是“塞外声”,有杀伐之气才合时宜。辛弃疾不愿意作权贵豢养的“八百里”,“八百里”再牛皮,也只是一头牛,他希望自己是一匹可以驰骋沙场的“的卢马”。理解了“马作的卢飞快”,可以更好的理解辛弃疾悲愤填膺的心情。众所周知,的卢马的主人是刘备,的卢马除了跑得飞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妨主,谁骑谁倒大霉。即便如此,辛弃疾仍不以为然,妨主就妨主好了,他要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只可惜空有满腹经纶、一腔热血,而英雄无用武之地。直到“白发生”,人生理想也没有实现,只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自我安慰一途了。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