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60 年代,在一项针对美国最负盛名的一位人物的调查中,联邦调查局收集了将近两千份文件。这个调查案中的主角是一位叫做詹姆斯·鲍德温的作家。在当时,联邦调查局调查了许多艺术家和思想家,但是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文件数量比起鲍德温都是小巫见大巫。在联邦调查局追踪他的那些年里,他成为了世界上最畅销的黑人作家之一。那么到底是什么使詹姆斯·鲍德温在当时的公众和美国当局眼里变得如此显赫呢?
文章插图
1924 年,鲍德温出生在纽约哈莱姆,他是家里九个孩子中的长子。14 岁起,他开始从事传道士的工作。在布道过程中,他逐渐发展起了自己作为作家的声音,但同时也与教会关于种族不平等和同性恋问题的立场产生了分歧。
上完高中后,他在做一系列杂活儿的同时开始创作小说和散文。但是那些驱使他远离教堂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仍然无法避免。不断面对种族歧视和对同性恋的憎恶,愤怒而失望的他渴望一个少些束缚的生活。于是,在 1948 年,24 岁的他通过一个写作奖学金去了巴黎。
文章插图
【 同行者|詹姆斯·鲍德温一个传教士、作家、散文家,马丁路德金的同行者】在法国,他于 1953 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向苍天呼吁》。故事背景设置在哈莱姆,小说探索了教堂同时作为压抑和希望来源的存在。它受到了黑人和白人读者的普遍欢迎。随着小说不断获得赞誉,鲍德温在他 1955 年发表的随笔文集《一个土生子的札记》里集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种族、阶级、文化和流亡的想法。
与此同时,民权运动在当时的美国势头愈发猛烈。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开始登记参与投票和选举。但是在学校内,在公交车上,在工作中,在军队里,他们的基本尊严依旧得不到保障。虽然他余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度过,但鲍德温还是坚定地投入到了这场民权运动中。
文章插图
他深谙自己的祖国有尚未兑现的诺言。他亲眼目睹过家人、朋友以及邻居陷入毒瘾、监狱和自杀的泥沼。他相信这些人的悲惨命运源于一个实行种族隔离社会的种种束缚。1963 年,他发表了短文集《下一次将是烈火》,醒目地揭示了美国种族纠纷问题。
除了指出白人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更进一步地论证,种族歧视对白人同样造成了伤害。在他看来,所有人都无法避免地被同一个社会肌理缠绕。他一直认为:“人们被困在历史中,而历史被困在人们心中。”
文章插图
鲍德温在民权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超越了观察者和报告者。他遍游美国南方,参加集会,发表演说。他既与白人政客,也与包括马尔科姆· X 在内的黑人激进分子进行辩论。他同时还充当联络人的角色,帮助黑人激进分子及知识分子与像罗伯特·肯尼迪这样的掌权白人领袖进行沟通。
鲍德温擅于以白人受众愿意聆听的方式阐明社会动荡的原因,鉴于他的这个特殊才能,肯尼迪和其他一些人往往把他看作是美国黑人的使者。但鲍德温本人则拒绝这个标签。
文章插图
而与此同时,他高超的语言文字能力也使得联邦调查局将其视作威胁。由于旅居国外,加之自己的性取向,即使是在当时民权运动的圈子里,鲍德温也会不时觉得自己个局外人。对此,他在自己的文字中进行了公开的探讨,哪怕正值同性恋恐惧症猖獗之时。
纵观其一生,鲍德温视自己的角色为见证者。与许多同时代的人不同,他有幸活着看到了一些民权运动的胜利,但美国持续的种族不平等依然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上。虽说他可能感觉被困在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时刻里,但他的话引导了几代人,使得他们对最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有了更加细致入微的了解,同时也使得他们自己有了被了解的感觉。
推荐阅读
- 浪子燕青和行者武松死磕 可能有一个人会被秒杀 原因大致有三个
- 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绰号取错了:应该叫“花德士”和“武德童”
- 陈寅恪给清华大学考生出考题, 上联 孙行者, 此人回答后立马被录取!
- 为什么鲁智深和杨志,都出面应战呼延灼,而行者武二郎却留在山中!
- 清华教授出题上联“孙行者”,学生纷纷交白卷,唯独此人获满分
- 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不及格,仅一人满分,咋对的?
- 致敬两位音乐大师,钢琴家张浩天开启“时空旅行者”专列
- 清华教授出上联:“孙行者”,一半学生交白卷,唯有此人得了满分
- 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小说的脚步丨詹姆斯·冈恩去世
- 美国科幻黄金时代最后见证人詹姆斯·冈恩去世,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