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行书龙城石刻
柳宗元散文的基本特色是风格峻洁谨严、立意新奇深刻、文字精致简练。思维的精密和论锋的锐利超过韩愈,只是不如韩愈从容浑厚、规模阔大。他也有好用古字生词的毛病,有些文章比韩愈的文章更难读,但这一缺陷与他的成就相比,毕竟是次要的。明代文人茅坤说:“韩文如大将指挥,堂堂正正,而分合变化不可端倪。柳则偏裨锐师,骁勇突击,囊沙背水,出奇制胜,而刁斗仍自森严。”比喻韩文像大将坐镇指挥,气度从容,雄浑博大,开合变化使人无从推测;柳文如劲旅勇将突击,既能出奇制胜,又自有森严的法度。可说是形象地道出了二人的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说来,韩柳虽因人生道路和创作个性不同,形成了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但他们都以富有开创性的精神革新了传统的散文,为唐代散文的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章插图
韩愈、柳宗元雕像
文章插图
葛晓音先生的这段文字侧重于柳宗元的“人物画像”,在对他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来看看周勋初先生怎么看待韩柳二人在气质秉性、生活道路和文学观点上的不合。
唐诗纵横谈(节选)
以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对淮西军事的评价来说,可以看到他们政治观点与文学观点的不能相互替代。
在这次军事活动中,韩愈坚决支持主战派裴度,积极配合其行动,并做出了贡献。事成之后,他在奉命撰作《平淮西碑》时,又将首功归于裴度。但如上所言,裴度对韩愈的文学创作颇有保留意见,没有引荐他担任过什么文字方面的要职。裴度与韩愈的一致之处,主要在政治方面。
文章插图
平淮西碑(部分)
刘禹锡在贬斥远州时,受到过裴度的援救之恩,但在评价淮西之役时,却是不满于韩愈的过分归功裴度,从而不满于韩愈的《平淮西碑》,转而赞扬段文昌的《平淮西碑》。事后看来,裴度不以此为忤,反而引荐他出任文字方面的要职。说明刘禹锡在文学方面与裴度的品评标准更为一致。
这就说明,刘禹锡和韩愈之间,不但在政治观点上,而且在文学观点上,都存在着分歧。
柳宗元死后,刘禹锡奉命为之编纂《柳河东集》,他打破了总集前端首列赋体的惯例,将《平淮夷雅》置于全书之首,说明他对柳文中的这一部分特别重视。
文章插图
柳河东集
这样做,颇有与韩愈分庭抗礼的意思。刘禹锡在与韦绚闲谈时一再吐露过心声。他曾说:
柳八驳韩十八《平淮西碑》曰:“‘左飧右粥。’何如我《平淮夷雅》之云‘仰父俯子’。”禹锡曰:“美宪宗俯下之道尽矣。”柳云:“韩《碑》兼有帽子,使我为之,便说用兵讨叛矣。”(《唐语林》卷二,原出《刘宾客嘉话录》)
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中的主将。他们在反对骈文写作古文的活动中,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两人在气质秉性和生活道路等方面有差异,在文学观点上也就有很多不同。即以上面提到的句法与章法方面的问题而言,也说明了两人的着眼之点与致力之处有所不同。
文章插图
平淮西碑(部分)
林纾《春觉斋论文》在《用字四法》中提到古文写作中有一种“拼字法”,云“古文中拼字,原不能一着纤佻,然用此拼集庄雅之字,亦足生色。盖拾取古人用过字眼,便嫌饤饾,故能文者恒自拼集,以避盗拾之嫌。”唐代古文大家韩、柳最擅长此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句子,往往给人一种矫奇不群的感觉,而这正是韩愈等人所刻意追求的。《平淮西碑》中就有“圣子神孙”“文恬武嬉”“兵利卒顽”“进战退戮”“左飧右粥”等句,《平淮夷雅》中也有“南征北伐”“归牛休马”“冲勇韬力”“右翦左屠”“仰父俯子”等句。
推荐阅读
- 读《我的名字不叫“等”》,感悟作者的阅读、收藏趣味
- 我在寺庙做义工的感悟
- 唐宪宗法门寺迎佛骨,韩愈《谏迎佛骨表》获罪被贬,被韩湘子言中
- 中唐诗坛双杰白居易和韩愈,为何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陌路人?
- 王安石: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多位作家诵读点亮新年 梁晓声分享创作故事人生感悟
- 著名作家梁晓声分享创作故事和人生感悟
- 哲学中的20个主义,一起感悟哲学智慧,学习哲学思维
-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究竟是利民还是乱天下
- 诗词歌赋|元曲中的九大巅峰之作!九种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