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舍不得|合肥市级“非遗大家庭”又添“新人”


 大舍不得|合肥市级“非遗大家庭”又添“新人”
文章插图
庐州布艺画
 大舍不得|合肥市级“非遗大家庭”又添“新人”
文章插图
巢湖赏石艺术
 大舍不得|合肥市级“非遗大家庭”又添“新人”
文章插图
吴山九曲黄河阵
 大舍不得|合肥市级“非遗大家庭”又添“新人”
文章插图
庐州梅庵派古琴演奏
 大舍不得|合肥市级“非遗大家庭”又添“新人”
文章插图
庐州年氏狮舞
采访人员昨日获悉,合肥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正式确定,共有16个项目上榜。其中,15个项目为新入选,1个为扩展项目。
此次新入选的15个项目分别为:民间文学1项,即三河十大舍不得;传统音乐1项,即庐州梅庵派古琴演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即唐殿卿石头拳拳艺;传统美术3项,分别是庐州胡氏木雕、庐州布艺画、巢湖赏石艺术;传统技艺8项,分别是:长临河根雕、庄墓圆子制作技艺、庐州制笔技艺、巢湖织网技艺、宫廷描金纸制作技艺、刘鸿盛特色小吃、徽帮裁缝、庐州丁氏铁画锻造技艺;民俗1项,即吴山九曲黄河阵。此外,还有扩展项目1项,即庐州年氏狮舞。
此前,合肥市已经公布了6批市级非遗项目。近期,市文旅局组织开展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
据介绍,在本次申报工作中,各县市区、开发区共推荐非遗项目38个。经过专家评审,遴选推荐16个项目作为第七批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这16个项目具有在同一类型中最具代表性、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最具影响力、有重大历史文化及科学传承价值、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处于濒危状态亟须保护等特征。 (采访人员 韩婷婷)
 “新人”简介
三河十大舍不得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芜湖、合肥先后沦陷,一些商家纷纷到三河暂时避难,一时三河人口急剧膨胀,达八万之多。日夜开市,十分繁华,人称“小南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那些商人要返回故里,临走之前,看看这也舍不得,望望那也舍不得,于是便产生了《十大舍不得》的旧时民谣。
 庐州梅庵派古琴演奏
合肥地区梅庵派古琴根植于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主要以彭韬、王徽宁最具代表性,他们也在多年的研习与传承中形成了各自的演奏风格,同时也致力于安徽古琴艺术的教学与推广。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安徽古琴正在向着演奏、学术、系统、权威等多方面全方位发展。
 唐殿卿石头拳拳艺
当年,唐殿卿高超武功、武林轶事,在合肥民间家喻户晓。其二代合肥传人吴重光、王品先于1930年创建了合肥县国术馆,推动了合肥习武成风。经世代相传,唐门石头拳已成为合肥本土的一个优秀传统拳种,列为国家备案之129个优秀拳种之一。唐殿卿及其拳艺是合肥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珍贵的人文历史典籍,也是合肥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亮点。
 庐州胡氏木雕
庐州胡氏木雕,其前身源于徽州木雕,历经明清两朝发展,从岭南到江淮,从广州到合肥,同根同脉,同师同技,互通有无,相袭相承。庐州胡氏木雕既吸纳了广作木雕的作派,也沿袭了徽州木雕的儒家文化特色,同时又具有抽象的理念,大胆创新、独具风格。近年来,在木雕界占据了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庐州布艺画
布艺画是以纺织品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画,又称丝绫堆绣。早在1000多年前南北朝时就已出现这种工艺画的雏形,流传至唐朝,在民间已很盛行,被广泛应用在荷包、衣裙、佛堂饰品中。
 巢湖赏石艺术
巢湖赏石的艺术发源可以追溯到北宋石圣米芾。石圣米芾当年所拜的“石丈”就是一块合肥巢湖石。合肥巢湖石还以“无为军石”之名载入宋朝杜绾所著的我国第一部观赏石著作《云林石谱》中。合肥巢湖石以其“瘦、皱、透、漏”的鲜明特征而作为我国古典赏石的代表性石种或置于庭园,或置于案几,深受文人雅士、百姓大众所喜爱,遍布大江南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