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
?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 , 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感染疟疾 , 疗效快、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青蒿素的出现 ,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文章插图
广西融安一家青蒿素提炼加工企业培育的青蒿苗(4月13日摄) 崔博文摄
“中国神药”青蒿素至今仍是全球抗疟利器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世界疟疾报告》 , 2018年 , 全世界估计发生疟疾病例2.28亿例 , 其中40.5万人死亡 , 5岁以下儿童占死亡人数的67% 。 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个百分点的整体死亡率及30个百分点的儿童死亡率 。
自世卫组织2000年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抗疟首选药物推广全球以来 , 据统计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 , 其中约150万人免于死亡 。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说:“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 , 贡献不可估量 。 ”
挽救百万生命
“你摆过没有?”在非洲 , 这常常是人们见面后互问的第一句话 。
“摆” , 是人感染疟疾后的身体反应 。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发的急性传染病 , 多经蚊虫叮咬传播 。 疟疾感染者会间歇性发冷发热 , 如不及时接受治疗 , 可能因重要器官供血被破坏死亡 。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 。 它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 , 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 。 由于疟原虫的发育倚赖特定温度 , 在温带地区 , 根除疟疾相对容易 , 但在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地区的热带、亚热带国家 , 疟疾如今仍在肆虐 。
在青蒿素出现之前 , 人类对抗疟疾的主要武器是奎宁和氯喹 , 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 , 由于疟原虫产生抗药性 , 氯喹和奎宁药效减弱 , 疟疾发病率再次升高 。
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 , 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感染疟疾 , 其中至少100万人死于此病 。 感染和死亡者 , 集中在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 他们负担不起昂贵的传统抗疟药物 。
青蒿素的出现 , 为全球抗疟带来新的希望——疗效快、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青蒿素 ,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 目前 , 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 , 是全球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手段 。
截至2013年 , 全球87个恶性疟疾流行国家中有79个国家将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作为治疗恶性疟疾的一线药物 。 仅在2013年 , 全球疟疾流行国家的公共与私立机构便接受3.92亿人次的青蒿素联合药物治疗 , 48个国家可在社区为患者提供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
“青蒿素的发现让非洲受益极大 , 相关的药物受到热烈欢迎 。 它让非洲的防疟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 , 为近年来非洲人民尤其是儿童、孕妇死亡率的降低作出了巨大贡献 。 ”曾感染疟疾的世卫组织非洲区主任莫埃缇 , 用亲身经历赞叹青蒿素的疗效 。
屠呦呦也因为发现了青蒿素以及它在疟疾治疗中的作用 , 先后摘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度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表示 , 屠呦呦研究出了治疗“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 , 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 , 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
文章插图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资料照片) 摄影/本刊
原始创新触发人类进步
青蒿素是我国原创科技 。 青蒿素的研究历程 , 体现了我国医学界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 。
20世纪60年代 , 全球面临传统抗疟药失效的燃眉之急 。 当时正值越南战争 , 地处热带的越南是疟疾高发区 。 越南领导人对我国提出援助请求 。 因此 , 研制新型抗疟药成为我国一项紧急援外的重要政治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