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吴攀:“小故事”大扶贫

有的相遇是猝不及防,而有的相遇却是有意而为之。我与竹毫的相遇,显然的属于后者。
故事|吴攀:“小故事”大扶贫】回想起最初对竹毫的认知,粗略的归结于一个苗族符号,简言之——就是苗族,然而,对于这个民族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我是全然不知的。当然,这与我的孤陋寡闻有关。但意想不到的是,在时光的促成下,我有幸以驻村干部的身份走进麻山腹地,走进竹毫,走进苗族,让我得以重新认识我的苗族同胞,对苗族人民开始有了新的定义。
我还记得第一次驱车前往竹豪村的惊奇冒险,原以为蜿蜒曲折,极其险峻的山路便是考验,但没想到的是,考验远未停止,半山腰的偶然落石、狭窄山路边的惊奇会车、缺少路标的指示路段、断断续续的手机信号、导航中时常传出的“您已偏离导航,正在为您重新规划路线”的悦耳铃声。幸运的是,这一段我意想不到的路途,带我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绕过这样的路况,跋涉到此的我,不禁的在想,苗人的祖先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在这样的山形地貌生息繁衍?而这个答案,我很久之后才想了明白。正是因为这样的地势,才能远离战争纷扰。才有了苗族的后裔们,如同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麻山地区。在这个地方延续,在这个地方发展,在这个地方传承。
每当夜幕降临,那些佝偻的背影驼着沉甸甸的玉米秆,亦或是其它农作物,步履沉重的回来了。破旧的老房子上炊烟袅袅,屋面蝉声蛙声远近高低的奏出一曲属于田间的音乐,天上的雨偶尔敲击地面,滴答滴答,在思家人的耳中,是每关于想念的旋律。
这样的美让我沉醉、着迷,但我深知我不是来探寻世外桃源,我是带着政治使命来的,我不由自主的思考,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么可爱的一群人,是什么让他们戴上了贫困的帽子?
为了帮助村民们早日脱贫,摸清竹毫村的致贫因素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下组走访,和村民们交谈,我们了解到:闭塞的交通,落后的通信,教育的缺乏——这些是引发贫苦的主要原因;
怎么样才能让一名群众在同步小康的路上不掉队!成了我们每一位驻村干部的使命和工作职责。摸清群众的致贫因素后,解决了70多户危旧房改造的问题,帮助30多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完成搬迁入住,全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了解到群众的农产品销售困难后,我们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定向采购群众家里土蜂蜜,花椒,以及养殖的土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为了节省成本,对于易碎的鸡蛋类产品,我们都亲自过手,细心包装,了解收发时间,保证农产品的品质。
在竹毫村工作一年多,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忽然的感觉到村子都变了。村民们破旧的瓦房已经换上了新的容貌,走进村寨,崭新的楼房成了村里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村里从前坑坑洼洼的串户路,已经铺上了沙子水泥,干净而平坦。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网线,村民们再也不用为了找信号走上很远的路。水源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一切都在悄然改变,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好。可以说,脱贫攻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群众思想有很大的转变。
每当走访时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愿竹毫村能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文化的滋养中,让每一位麻山后裔都能不忘初心,以振兴竹毫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今国已定脱贫攻坚之策,时至今日,全面小康,决战取胜已在朝夕!(讲述/ 吴攀 整理/ 狄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