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京华物语丨清代王府为何大多位于什刹海( 三 )


 王府|京华物语丨清代王府为何大多位于什刹海
文章插图
银锭桥(张维志/绘)光绪十年,46岁的奕劻借助慈禧太后“甲申易枢”之力,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事务,并正式晋封庆郡王。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60大寿,56岁的奕劻被封为庆亲王,权位渐崇。光绪二十四年,在戊戌政变的关键时刻,花甲之年的奕劻帮了慈禧大忙,被封清朝第十二位也是有清一代最后一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当年的内务府主管一定没有想到,接近最末等爵位的辅国将军奕劻居然能咸鱼翻身,一步步地跃升至清朝爵位的巅峰,与占据自己府邸的恭亲王奕訢齐头并肩。上面我们拉拉杂杂絮叨了恭王府、阿拉善王府、愉王府和庆王府,这是什刹海南完整的或还能看到痕迹的4个王府,还有一个已经完全泯灭于民宅之中的王府,这就是被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称为红楼东府(宁国府)的十王府。十王府官称敦郡王府,是康熙晚年积极参与九王夺嫡的八阿哥死党十阿哥允的府邸。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十一日出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多罗敦郡王(第二等爵),因党附八阿哥廉亲王允禩,雍正二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在位15年。敦王府在南官房胡同,胡同里有敦王家祠,《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第四子刘季英携子刘蕙孙曾借居此处两三年,房东是中法大学的杨孟游,而原房主正是十阿哥后裔溥燻(字尧臣,曾任民国陆军部次长,少将军衔)。
 王府|京华物语丨清代王府为何大多位于什刹海
文章插图
胡同里的三轮车(李右武/摄)时光变迁,郭王府几经转卖,已无法说清其四至,据说从南官房胡同西口路北,自现门牌45号(老门牌20号)往西一直到西口连续4个门牌,合起来才是以前的敦王府。根据目前的资料,敦王的门长一脉一直居住在这里,直到1938年,溥尧臣之子毓墀才将西院卖掉,买主将西院拆平,重建房屋,又在北面东煤厂胡同开门,门牌号是22号。敦王府的前身是明末吴三桂的父亲襄城伯吴襄的居第,原本就不是王府规制,后敦王以罪废,这里成为圈禁之所,泯灭于灰砖小瓦的胡同当中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除了后海南岸这5座距离相近的王府。其实,从我家向西南或向西北,2000米范围内,还有两座铁帽子王府,西南是太平仓、毛家湾的庄庆王府,西北隔海相望的是二度潜龙邸醇亲王府;再加上一座在中海尚未完工的醇王府,地安门内油漆作胡同的蒙古喀喇沁亲王府,竟然有9座王府环伺北京六海,说明古人寻找聚居点时是相当有智慧的,这也是北京引为自豪的风景名胜。(周立中/文,作者原住毡子胡同7号)恭王府后花园是当时北京城最有名的三大私人园林之一原来我工作的恭王府是清代乾隆时权臣——和珅之家,是他在公元1777年大兴土木修建的宅邸。因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在当年很有名气。特别是我长期工作的后花园是当时北京城最有名的三大私人园林,与后海北岸的明珠花园(现宋庆龄故居)、西城大木仓的王府花园(1860年烧毁,曾为二龙路中学)齐名,是北派古典园林的代表。
 王府|京华物语丨清代王府为何大多位于什刹海
文章插图
恭王府恭王府花园占地近50亩,景观建筑大体分成东、中、西三路。中路进口是个仿西方建筑的石墙门,门楣上书“静含太古”,是景题也是园题。进门穿过假山山口,迎面是一块“太湖石”,石顶上有“独乐峰”三个字。石北是“蝠池”,花园的中心建筑。“安善堂”即园主人宴客之所。房后是座假山,山上有房有台——名“邀月台”,顾名思义是赏月之处。假山北邻即是我长期工作的蝠厅,厅后就是后墙,也就是我小时候隔墙猜想的那堵墙。花园东路的入口有名曰“曲径通幽”的小路。穿过假山是一座小流杯亭和一座精致的垂花门,门两侧有两株龙爪槐,专家说东侧一株至少有三百年的树龄。进入垂花门是一座小巧的院落,长满翠竹,别有情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