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大多数男人总忘不掉前任?
《了不起的盖茨比》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
故事说的是出身卑微的穷小子盖茨比对黛西一见钟情 , 他就在心里为自己和黛西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 , 从那以后 ,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它 。 就算黛西嫁给了有钱的汤姆 , 盖茨比还是精心地设计跟黛西相见的机会 。 最后 , 就算被黛西出卖 , 为了黛西被枪杀 , 他也心甘情愿 。 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为了爱而死 , 他的愿望也算是最终完成了 , 死而无憾了 。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一句话:"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 , 会忘记的留着也没用 。 "
这句话十分真实地说出了男人内心的声音 。 但是女人并不知道 。
分手后 , 男人不联系自己的时候 , 就会想:他在干嘛?他怎么想的?为什么他说不爱就不爱了?
而男人联系自己的时候 , 就会去想:他联系我到底是想做什么?说了那么多 , 到底是想说什么?他到底想不想复合?
但是如果男人真的是来复合的 , 两个人聊着聊着 , 之前的矛盾又被摆到了桌面上 , 又会吵得不可开交 , 最后只能认怂 , 说一句:好了不说了 , 就这样吧 , 这样对我们两人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
在分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 很多人都会陷入一种"期待——失望——再次期待——再次失望"的死循环中 , 直到最后彻底闹掰 , 老死不相往来 。
最后的最后 , 只能把自己交给时间 , 期待时间能冲淡这一切 。
本文插图
为什么我们总会陷入"期待—失望"的死循环中?
三个点:
Ⅰ.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带来的强大惯性;
Ⅱ.自我概念(Self-Concept)修复机制开启
Ⅲ.宿命型(Destiny Belief)爱情观
本文插图
下面我们挨个来看一下:
Ⅰ.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带来的强大惯性;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 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把事情完成的冲动 , 那些已经完成的工作会被人们"忘掉" , 因为想去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了满足 。 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完成 , 这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执念 。 再进一步说就是四个字:爱而不得 。
我们虽然不会像盖茨比那样经历那么多 , 但是这种执念(曾经一起规划的事情啊、幻想的美好未来啊)也会长时间地停留在我们的心里 , 不停地想通过各种方式去实现它 。 比如 , 找你要一个说法 , 比如跟你把一些事情掰扯清楚 。
其实不管对方具体说了什么 , 他内心都有这样一种期待 , 甚至会自我麻痹 , 幻想着 , 只要有一个人低个头 , 服个软 , 两个人还能回到以前的样子;期待两人从来没有吵过架 , 没有说过分手的话 。
这种期待和自我麻痹越多 , 当面对现实的时候 , 所受到的打击就越多 , 就是更加清醒和失望 。 因为这个时候的两个人自我是受了严重的创伤的 。
本文插图
Ⅱ.自我概念修复机制开启 分手后 , 我们的自我概念是会受到一定的损伤的 。
因为你吵架的时候 , 我们会互相攻击对方:自私、小气、没女人味、干啥啥不行、骄傲、自负、不懂得关心人 , 等等 。 吵架的时候 , 都是说什么最能刺激到对方就会说什么 , 最后两个人谁先认输或者是逃跑 , 战斗才能结束 。
我们被攻击的时候 , 我们对自己原本的认知(有能力爱、大方、付出、能干成事儿)、对这段感情的认知(相爱的、有美好的未来的) , 就瞬间被打破了 , 这个时候我们就面临了一种身份危机: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我为什么会在这儿?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亟需进行自我的修复 。
推荐阅读
- 小三能有多心机?男人为什么喜欢心机小三?原配怎样分离小三
- 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 司藤:为什么只有我觉得,司藤和丘山,才是真正的“相爱相杀”?
- “以后再跟她顶嘴,你就回你家去”“别等以后,现在就走”
- 我为什么一定要你谈恋爱
- 33岁女研究生征婚:我只有三个“小要求”,为什么还是没人娶我
- 你家里人吃饭,为什么要我出?一句话让小姑子哑无言
- 夫妻之间,最好不要称呼名字,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 朋友圈|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心理学家:最好别这样
- 女人为什么喜欢嫁“潜力股”,因为三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