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高少龙:“无人区”一搏 让机器人“刚柔并济”


机器人|高少龙:“无人区”一搏 让机器人“刚柔并济”文章插图
高少龙
扫一扫看视频
再庞大坚硬的机器也可以拥有一双神奇的、柔软的“手” , 温柔地抓取食物、采摘果实 。 4年前 , 高少龙和他的3名校友 , 为了将这双柔软的“手”变为现实 ,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门附近的一间30平方米办公室里 , 一头扎进了软体机器人研发的蓝海里 。
那时候 , 高少龙还没想到事业能够做得这么大:全球范围内软体机器人制造领域唯二的成熟公司之一 , 另一家在美国 。 他觉得 , 有机会争得行业第一 , 为什么不努力呢?
软体机器人技术是传统机械行业里颠覆性原理级创新 , 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机器形态 , 酝酿着无限可能 。 今年10月22日 ,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手编撰的《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显示 , 软体机器人已成全球前沿技术热点 。
可在2016年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 , 他们正处在一片空白的“无人区” 。
“无人区”里搏一搏 , 没准儿“单车就变了摩托”
高少龙经常用“哀鸿遍野”调侃读书时的机械行业 , 虽然逃过了“双手沾满机油”的工作 , 但留校当老师让刚满30岁的高少龙感觉还是太枯燥了 。
一篇由师兄带回的软体机器人技术相关论文打破了这份“枯燥” 。 “沉寂50多年的机械行业竟然还有这类原理性创新” , 当时 , 实验室里都沸腾了 。 高少龙也很兴奋 , 兴奋之余 , 他很想为了这种“难得的机遇”搏一把 , “读机械专业这么多年 , 我还是有底气的 。 没准儿搏一搏 , 单车就变了摩托” 。
再三考虑后 , 高少龙辞了职 , 和几名校友自筹几百万元启动资金 , 率先走进了软体机器人研究的“无人区” 。 这片“无人区”毫无参照可言 , 一切都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 , 取得小成功就向前继续 , 失败了就换个方向继续走 。
起初 , 他们用市面上的硅胶材料生产了测试夹爪 , 可抓取异形物品几百次后就坏掉了 , 根本满足不了工业生产使用 。 “这怎么能行?”他们不得不从最基础的硅胶材料研发做起 。
在几千种材料中多次对比、反复实验 , 在漫长而又枯燥的过程中 , 夹爪的寿命也在增长 。 可是 , “多长的使用寿命才算符合标准?”面对空白的国内市场和信息闭塞的国际市场 , 高少龙硬着头皮一拍脑袋 , “那就300万次” 。 那时他们还不知道 , 在美国唯一的竞争对手的产品 , 寿命为30万次 , 仅是他们的十分之一 。
问题接踵而至 , 但高少龙选择了“正面刚” 。 即使让夹爪不分昼夜进行抓取 , 完成一次标准的寿命测试也要长达3个月 。 很长一段时间里 , 夹爪根本不能达标 , 一次次地重新开始严重拖延了研发节奏 。
“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 团队再三研究 , 一个全新的方案浮出水面:把寿命测试搬进计算机程序里 。 几个月后 , 这套数字化科学研究体系初见成效 , 以前笨拙地“苦等三个月” , 变成了“喝杯茶”的时间 , 几分钟就搞定了 。 如今 , 公司不仅基本实现了软体机器人数字化设计 , 产品迭代速度也大大提升 。
“小蚂蚁”边吃“大蛋糕”边推动建立行业标准
第一代产品推出 , 公司客户就主动“送上了门” 。
一家机代工厂从当时的一篇微信文章上看到了软体机器人概念 , 非常周折地找到了他们 , 下了一笔急单 。 订单量虽然不算太多 , 但只给了他们两个月的生产时间 。 没有自己工厂的他们第一次吃了产能告急的亏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最终他们仅生产出100多万元的产品 。
“必须要建工厂!”自此两年里 , 他们建立了两家工厂:一家工厂生产核心产品即柔性夹爪 , 一家公司生产相关生产线上使用的设备 。
慢慢地 , 开始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新客户找上门来 , 可夹爪的销量却远没有想象中火爆 。 一家食品公司找来 , 第一次仅买了8套夹爪 , 用来做蛋饺分选 。 夹爪设备在生产线上可以高效率代替人工 , “为什么不多配备智能夹爪呢?”原来 , 生产线上的老设备还没到淘汰期 , 还不能全部换新 , 一旦到了淘汰期 , 生产线改造才能进行 。 这让他们放下了心 , “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 , 市场还是要慢慢培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