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底层人物如何面对命运的戏弄从人性的角度读《项链》( 二 )


就在突然之间,莫泊桑用“梦想-实现-突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反讽的意境。梦想越是辉煌,反讽效果越是强烈。莫泊桑用很多笔墨渲染了玛蒂尔德虚荣心满足时的幸福感,殊不知命运已将她作为嘲讽的对象。
 面对|底层人物如何面对命运的戏弄从人性的角度读《项链》
文章插图
晚会结束,她的梦也该结束了。虽然她不情愿的坐着旧马车回家,以至冻得浑身哆嗦,但她最后一次站在大镜子前,希望“再一次看看笼罩在光荣中的自己”的时候,她发现项链丢了!情节的突转与“梦想-现实”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反讽情境。《项链》出色地安排了“梦想-实现-突转”的反讽情境,将玛蒂尔德的梦想与现实对比,情节的剧烈突转,使小说中对人物的反讽效果也越显著。莫泊桑巧妙地把事件朝着高潮和结局发展,为剧大的反讽奠定下基础。玛蒂尔德的生活一下子跌进了深渊。
玛蒂尔德不仅仅只是梦想破碎,连她本来拥有那一点点财产也没了。她“搬了家,租了一间紧挨屋顶的顶楼”,“碗碟锅盆都得自己洗刷,在油腻的盆上和锅子底儿上她磨坏了她那玫瑰色的手指甲。她穿得和一个平常老百姓的女人一样,手里挎着篮子上水果店,上杂货店,上猪肉店,对价钱是百般争论,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保护她那一点可怜的钱”。她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一个普通妇人,头发从不梳光,裙子歪系着,高嗓门说话。她不再有梦想,只想着拼命节俭、攒钱还钱。十年前的梦想越是优雅、甜蜜,与眼下的生活的对比也越强烈,反讽效果越足。
三、忍受磨难与命运捉弄对比
为偿还债务,玛蒂尔德艰苦生活了十年。但就在此时,她知道了那个影响了她生活十年的项链是假的!这是又一次情节上的突转,是小说的第二个反讽情境。
面对|底层人物如何面对命运的戏弄从人性的角度读《项链》
 面对|底层人物如何面对命运的戏弄从人性的角度读《项链》
文章插图
不管在玛蒂尔德借项链时福雷斯蒂埃太太爽快地答应显得多么可疑,也不管买项链时商人多么不正常,还是还项链时福雷斯蒂埃太太连看都没看就收下了多么可疑,这些都不是作者的重点。项链的真假已经不重要,假的珠宝可以赔偿,但十年的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这样沉重、无奈的反讽是一般灾难无法相比的。
表面上看,玛蒂尔德通过十年艰辛,明白生活的真理,痛苦成全了她的化茧成蝶。十年前,她“英勇地拿定了主意”,去赔偿项链;十年来,她艰苦生活,忍受磨难。但真相让十年的勇敢和努力一下子成了徒劳,她变成了命运捉弄的玩偶。生活告诉了她:在你经受了痛苦后,你突然发现一切痛苦都是白费,你的坚韧和痛苦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命运的讽刺是对人最大的反讽。十年中,玛蒂尔德太太怀着希望、恐惧和期待,与命运做顽强的斗争,但是她最终成为命运摆布的玩偶。这种对比是人类最无可奈何的悲哀,所以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反讽意境和效果。
四、《项链》的创作技巧
莫泊桑认为,小说家“要以一种本人所特有的、而又是从他深刻慎重的观察中综合得出来的方式来观看宇宙、万物、事件和人”,小说的目的不是单纯给人们述说一个故事,而是要强迫读者去思索、去理解蕴含在事件中的深刻意义”。《项链》中的故事只是用来隐藏“自我”的面具,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面具,读出出莫泊桑隐藏的“自我”。
 面对|底层人物如何面对命运的戏弄从人性的角度读《项链》
文章插图
莫泊桑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父亲生活放荡、嗜赌成性。莫泊桑生活在资产者和贵族地主激烈冲突的时代,现实让他不得不承认贵族没有力量抵挡现实;社会充满了资产者的实利主义、掠夺成性和腐朽寄生。莫泊桑对生活的认识越深刻,越是陷入更深重的悲观,他说:“我们生活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这种社会是可怕地凡庸和胆怯。或许,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目光如豆和残酷不仁。”莫泊桑对贵族生活的无助感深化为在形而上意义上对人类的总体思考,正如他感叹的:“如果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生活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可见,莫泊桑既通过玛蒂尔德个人讽刺了贵族迷梦,又通过这一个体指向全人类。项链的故事隐含了人类思想的无力、生活现象的不可认知和人的痛苦的挣扎,并最终指向整个人类的悲剧性存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