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人运动也以某种形式参与到民族运动之后,德国的民族主义风潮就更加浩大了。不同于保守主义、共和主义、自由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与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跨阶层、涵盖全体公民的信仰。这种强烈的归属感足以磨灭其他国家当中与自己相同社会地位的认同感,从而导致世界大战爆发之时,欧洲各国军民都秉承一种为本民族而战的想法。当时不仅仅是德国,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氛围同样浓郁,但将文化民族主义特点发挥到如此极致却只有德国一家。一战前夕的德国知识界甚至提出了以“义务、秩序、正义”来对号“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文章插图
在俾斯麦下台后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时代,德国民族主义者认为法兰西式的以政治身份为集合的民族主义必将被德意志式的以文化、语言、生活方式为集合的民族主义所取代。换言之,德国人认为文化民族主义必将取代政治民族主义。为此,他们极力地想要证明自己民族的与众不同、高贵优越,并将这些优越性归结于德意志文化的先进和血统的高贵。通过这种夸张,甚至是伪造的宣传方式,德国建立起了极强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具备了极强的内部凝聚力。这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导致德意志帝国出现了一系列短视举措,而文化民族主义中的某些遗产最后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汇集到了法西斯主义运动的潮流中去了。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欧洲各国纷纷出现民族主义思潮,然而不同于英法美等以统一民族国家形态步入现代化的政治民族主义,德国、意大利等国在统一进程中收到了民族主义的推动,因此具备文化民族主义特征。以对国家基本宪法的认同为评判标准的政治民族主义源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精神,这于倡导相同语言、习俗和文化的德意志民族主义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后者具有极强的狭隘性,为了追去自身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就具有极强的排他性,从而成为德国参与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推荐阅读
- 近代诸子学研究的义理转向
- 世界遗产在德国系列(三)
- 早就发现秦始皇陵,为什么至今不敢挖?德国专家核磁扫描得出答案
- 鲁迅与梁实秋:碰撞出一场近代有名的“大论战”
- 蒲城人是如何改变近代中国历史的?
- 鲁迅与胡适,同为包办婚姻,原配一个孤独终老,一个幸福到老
- 中国近代最严重的文物流失事件,倒卖太多吓得买家要求暂停发货
- 中国历史上曾丢失此地近1000年,从而丢了整个近代,至今惋惜
- 击败德国天才的中国天才,多年后做了和尚,德国选手获“诺奖”
- 他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罪人,让无数国宝流失!造成国家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