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张海鹏:犨滨遗珠——白杜孙高跷技艺|阅读时光

_原标题:张海鹏:犨滨遗珠——白杜孙高跷技艺|阅读时光
作者|张海鹏
来源:家在鹰城(微信公众号)
民俗|张海鹏:犨滨遗珠——白杜孙高跷技艺|阅读时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踩高跷 , 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踩高跷俗称“走高跷” , 在我们当地也称“走故事” , 亦可称“走高腿” ,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 多在民间节日里、庙会上、喜事上由表演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 。踩高跷技艺性强 , 形式活泼多样 , 深受群众喜爱 。踩高跷的历史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 魏晋时期已经相当成熟 , 明清时 , 就已经流传大江南北 。
款款犨河水 , 悠悠向东流 。古老的犨河孕育了厚重的犨河文化 , 紧邻犨河的白杜孙村在犨河文化的影响下显得格外淳朴 , 白杜孙高跷技艺也由此应运而生 。关于白杜孙高跷的具体起源 , 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已无从考究 。但据村中老艺人许申老师介绍 , 白杜孙村高跷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 , 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
相传 , 清朝中期一个书生由于身材矮小 , 俗称“矬子” , 进京赶考未果 。返乡途中因为各种原因流落至白杜孙村 , 暂住在村中搭成的简易草棚中 。身材矮小做啥活都不大合适 , 于是他便以写诗糊口 , 遇到给地主家高门台写诗时 , 他会找来“树杈”裁截够适当的高度 , 绑在脚上再去写诗 , 树杈用的时间久了 , 难免会出现损坏 , 于是他找来钉子钉补固定 。再后来他发现木板要比树杈结实 , 于是他就开始用木板制作高跷帮助他卖诗生活 。除了卖诗 , 他如果遇到谁家有喜事或者富家大户 , 还会踩着跷在人家门口扭几下 , 说唱一些祝福语 , 主家一般都会舍与他饭、钱 。遇到过年了 , 他还会踩着高跷走一路唱一路 , 好不热闹 , 再后来他又学会拉弦子伴着民间方言曲剧小调 , 踩高跷卖艺 。因为走高跷说唱的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 , 所以我们本地也把走高跷称为“走故事” , 这便是白杜孙走高跷的来源 。
民俗|张海鹏:犨滨遗珠——白杜孙高跷技艺|阅读时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末 , 韭菜里村人张金堂迫于生计来到白杜孙村 , 跟随这位落第秀才学习走高跷 。后来张金堂带领本村王富有、张春义、许德三等人 , 组成高跷队伍 。只要逢年过节就穿上宽布衫儿 , 拿上道具、高跷前去助兴表演 , 主家高兴了总会舍于点果子、吃食 。
进入民国 , 张金堂、王富有、张春义、许德三等人逐渐上了岁数高跷技艺传承面临着危险 。同村地主杨廷灿随之接手了白杜孙高跷队 , 又组织了村民刘改昌、胡同堂、廉文立、廉文海、许开泰等人重新组成高跷队伍 , 出钱财购置相关道具并把高跷搬上了舞台 , 简称“故事戏” , 并不定时的外出演出 , 就此白杜孙“故事戏”走出了张官营 , 名声远响 。每逢过节 , 北渡街、黄楝树、舞阳北舞渡、叶县廉村 , 处处都有白杜孙“走故事”的身影 , 时至今日 , 这些地区上岁数的老年人对白杜孙“走故事、故事戏”仍旧是记忆犹新 , 赞不绝口 。
解放后 , 在老艺人杨廷灿等人的支持下 , 本村张玉兴、赵同兴毅然决然挑起高跷队伍 , 进入新时期 , 白杜孙高跷表演也与时俱进加入了现代成分 , 比如说 , 开场需要“打场子”即小孩们扮成小猴子打开一个走高跷合适大小的场地 。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 导致了传统民间技艺的没落和消失 。转眼就到了二十一世纪 , 2004年白杜孙村老艺人许申接手了白杜孙高跷队伍 , 由于村中男子多外出打工谋生 , 很少有学习参与走高跷 , 为了不让传统走高跷技艺流失 , 许申老先生出力出资并组织本村女子挑起了走高跷表演的担子 , 并加入本土传统扭秧歌、挑经担等表演形式 , 创作了不少符合新社会 , 高跷表演节目 , 比如2020年中国(鲁山)犨城端午节纪念屈原活动中表演了高跷——驱五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