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这台机器人“知趣”地陪我打了场乒乓球


机器人|这台机器人“知趣”地陪我打了场乒乓球文章插图
进博会已是连续三年在上海举办 , 有一位人工智能(AI)“老朋友”也是连续三年到场从不爽约 。 本届进博会上 , 欧姆龙的乒乓球机器人再次公开设擂 。 虽然我自知乒乓球水平糟糕 , 但昨天在展馆中 , 依然能和它打得有来有回 。 是机器人球技退步了?当然不是 , 这其实更应该算作是这个AI最新进化的证据 。
昨天是第三届进博会展馆首次面向采购商开放 。 不出意外 , 欧姆龙展台前 , 等待与乒乓球机器人交手的人排起队 。 为了让更多人得到体验的机会 , 展商为 “攻擂”设下时限——最多两分钟 。
球桌另一端机器人 , 身高超过2米 , 就像一只有着三条大长腿的甲虫 。 从腹部垂下三条胳膊 , 形成了特别的 “三手持拍”打法 。 另外有些特别的是 , 这场“人机大战”用的尽管是普通球桌 , 球网却是一块硬网——确切地说 , 是一块形如球网的屏幕 , 上面有一些数字在跳动 。
轮到我上场了 。 应该说 , 在球路上 , 我还是动了一些脑筋的 , 希望用好发球优势 , 以出其不意的大角度调动机器人 , 避免在“人机大战”中输得太难看 。 但事实证明 , 这种打法对机器人没什么效果 。 我试着尽量把球速加快 , 角度拉大 , 并让每一个发球都很突然 , 为此甚至不惜多次发球出界 , 但无论我怎么发 , 机器人总能在第一时间预判到球的落点 , 然后将球拍“唰”地一下移动到球的线路上 , 轻巧地把球挡回 。 它就像是一次次地隔网搭起一面墙 , 等着我自己把球打在墙上 , 然后弹回 。
不过 , 比赛过程并没有让我太狼狈 。 虽然机器人反应机敏、动作迅速 , 但回球落点不刁——我几乎接到了它回过来的每一个球 , 要不是我失误不断 , 应该能得到很多一拍打死的机会 。 适应了一会儿后 , 我通过降低球速来控制失误 , 于是 , 和机器人打出了一些多拍来回 。 甚至还通过左右大角度调动 , 得了一两分 。
两分钟的体验很快就过去了 。 就像和一个水平略高于自己的对手打球 , 拼一下可能有希望赢——这种感觉 , 让我意犹未尽 。 放下球拍 , 我边看下一轮比赛 , 边和工程师聊了起来 。
原来 , 这种“或许能赢”、跃跃欲试的感觉 , 是这台机器人刻意营造的一种效果 。 和上届进博会相比 , 今年参展的这台机器人 , 最大的进化不在于球技 , 而在于“情商” 。 它的计算机视觉不仅能快速看清球路 , 从而指挥机械臂精准击球;更可以“读”出人类对手的表情和情绪 , 然后选择回球质量——既不让你因为来球太难而沮丧 , 也不会因为太容易而感觉无聊 。 事实上 , 我刚才之所以感觉机器人球路不刁 , 不是因为它的水平不高 , 而是因为我水平不高——为了迎合我 , 它刻意把球打到我手边 。 总体上 , 这台机器人可以说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 既有几分像是特别善于陪练的“乒乓高手” , 更是一位能够了解运动员心态 , 从而合理配置训练难度和强度的“优秀教练” 。
在旁观时我还注意到 , 那张带屏幕的特殊球网 , 正是机器人的“球商+情商”的证明 。 它不仅显示了对人类对手球技的评分 , 还包括了人类对手的心跳、笑容、眨眼次数等 , 进而换算成情绪值 。 在与几位打球像跳舞的女观众过招时 , 双“商”在线的它 , 每次都会尽量慢悠悠地把球“端”过球网 , 让对手喜笑颜开 。
工程师表示 , 之所以他们每年都带乒乓AI参加进博会 , 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要开拓体育市场 , 而是希望通过这台集成了计算机视觉、动作捕捉、情绪感知、机器人控制等领域技术的机器人 , 展示公司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全面实力 。
希望在明年的进博会上还能见到乒乓球机器人 , 而且还能见证它的再一次升级 。
【展品简介】
【机器人|这台机器人“知趣”地陪我打了场乒乓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