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夏廷献:范蠡到底出生于公元前哪一年( 二 )


第二 , 从文种拜访范蠡的情况推理
史载 , 公元前503年左右 , 宛邑令文种曾经“三请范蠡” , 第一次派邑吏去请 , 范蠡不见 , 回复说 , 范蠡是个狂人 , 不必见了吧 。文种则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 , 必有佯狂之讥 。内怀独见之明 , 外有不知之毁 , 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晋?虞预《会稽典录》) 。自己“驾车而往行” , 到了范蠡家 , 范蠡披黑狗皮学狗叫 , 仍不见文种 。文种只好离去 。第二天 , 范蠡对兄嫂说 , 今文种必来 , 请给我准备衣冠 。过了一会 , 文种果然又来了 , 两个人倾心交谈 , 相见恨晚 。
从范蠡见到文种披狗皮学狗叫的特殊举动看 , 范蠡的年龄不会超过18岁 。如果是公元前536年出生 , 此时已经33岁 , 用披狗皮学狗叫的举动拒见文种 , 显得不可信了 。33岁 , 应该成家立业了 , 史料和传说中 , 都没有说到此时的范蠡有家室 , 只说他跟兄嫂过 , 可见年龄不会太大 。公元前520年出生 , 此时大约17岁是合理的 。
第三 , 从越王允常的举动推理
史载 , 文种和范蠡大约是越王允常9年(公元前502年)离开楚国宛邑到越国诸暨的 。越王允常对他俩并没有马上重用 , 而是让他俩到越国各地去考察——了解国情后再说 。由此推理 , 范蠡的年龄18岁左右 。如果太大 , 不给官职是留不住的 。公元前496年 , 允常死 , 勾践接班 。勾践私下也称范蠡是“小疯子” , 可见此时范蠡年龄不会太大 。有学者认为范蠡是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元年)入越 。即便是这一年入越 , 年龄也不会大 , 24岁左右 。
第四 , 从伍子胥的年龄推理
越国和吴国的斗争 , 实际上是范蠡和伍子胥的较量 。伍子胥大约生于公元前559年 , 死于公元前484年 。公元前522年伍家受到楚平王迫害 , 37岁的伍子胥逃亡——一夜白了头 。经过宋、郑等国入吴 , 协助吴王阖闾刺杀了政治对手王僚 , 推荐了孙武 , 得到阖闾重用后 , 整军经武 , 国势日盛 , 于公元前506年左右攻入楚都 , 将已去世10年的楚平王鞭尸三百 , 以报杀父兄之仇 。范蠡去越国的时间在伍子胥“鞭尸三百”之后七八年 , 范蠡一直把伍子胥看作长辈和可尊敬的对手 , 伍子胥也一直把范蠡看成小孩子 , 说明范蠡出生时间比伍子胥晚得多——起码30年左右 , 才能算两代人 。算起来 , 范蠡要比伍子胥小39岁 。
第五 , 从范蠡“击鼓兴师”的壮举推理
史载 , 公元前473年 , 范蠡率领越军将夫差围困在姑苏山上 。夫差派使者讲和 , 范蠡不允 , 使者离去 。范蠡担心夜长梦多 , “击鼓兴师以随使者”(《国语》) , 一直追到姑苏山上夫差藏身处 , 迫夫差自刎——吴国灭 。从范蠡亲自击鼓率领越师攻上山头的举动看 , 范蠡年龄不会超过50岁(47岁) 。如果超过了——像有人说的生于公元前536年——时年已经63岁 , 体力上很难作到“击鼓兴师” , 即便能够“击鼓” , 也难以领兵一鼓作气冲上山头 , 从容面对夫差 , 致使夫差自刎了 。
第六 , 从范蠡的小儿子生在“陶”地推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明确记载范蠡和夫人膝下有三个儿子——长男、中男、少子 。明确记载“朱公居陶 , 生少子”——范蠡离开越国到了齐国陶地之后生的少子 。
从司马迁的记述中 , 可以明确的看出 , 长男、中男则是在越国生的——说明范蠡早已结婚生子 。同时 , 还明确记载了在中男“囚於楚”后 , “其母为言”说服范蠡派长男去赎中男的情节 。这些记载充分说明 , 长男、中男、少子都是“其母”生的 , 也证明“其母”是范蠡的原配夫人 , 和范蠡的年龄相差不会很大 。范蠡“居陶”大约在公元前471年 , 此时夫人在45岁以下 , 才有可能“生少子” 。如果此时范蠡已经是有学者认为的67岁以上 。那么 , 已经生下长男、中男的夫人也不会小于60岁 , 即便是50岁左右 , 按照一般规律 , 是难以“生少子”的 。由此推算 , “朱公居陶 , 生少子”时49岁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