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为什么连宰相都害怕?看完它的历史由来后恍然大悟

现代意义的“学士” , 是完成了学业并获取了学位的本科生 。古代的“学士” , 则是官职的一种 。
“翰林学士”为什么连宰相都害怕?看完它的历史由来后恍然大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学士制度 , 这项制度在唐宋时期被发扬光大 。早在唐初 , 太宗李世民便延揽天下的青年俊杰 , 将这股力量收归己用 。这些年轻的学士 , 相伴于皇帝左右 , 为他提供政治上的建议 , 有时也会草拟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公文 。
到了唐玄宗当政的开元时期 , 国家发展蒸蒸日上 , 政治工作也变得更加繁忙 。朝廷设置的中书舍人 , 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职工作 , 于是 , 皇帝便抽调了许多青年人才 , 让他们来担任中书舍人的副手 。这些被临时抽调的人才 , 便是“翰林学士”的雏形 。
为了安置这些人才 , 李隆基设置了“翰林学士院” , 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构 , 由皇帝直接调派 。他们的职责变得正规化 , 负责起草某些类型的诏书 , 并担任皇帝的政治顾问 。在皇帝进行决策时 , 亦有一定的决策权 。
“翰林学士”为什么连宰相都害怕?看完它的历史由来后恍然大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安史之乱以后 , 由于天下用兵频繁 , 军国多务 , 深谋密诏 , 皆出自“翰林学士院” 。因此 , 翰林学士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 许多军国要事 , 甚至不与中书省商议 。据《旧唐书·陆贽传》记载 , 德宗时 , 泾原兵变 , 天子出奔 , 翰林学士陆贽“行止辄随从” , “虽有宰臣 , 而谋猷参决 , 多出于贽 , 故当时目为‘内相’ 。”
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 , 参谋禁密 , 权任独重 , 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云:“大凡大诏令、大废置 , 丞相之密画 , 内外之密奏 , 上之所甚注意者 , 莫不专对 , 他人无得而参” 。这种翰林学士承旨的职权 , 实际上已经不只是起草文书诏制了 , 还直接出谋划策于内廷分割外朝宰相议政之权 , 可谓名副其实之“内相”了 。
因为 , 翰林学士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 深得统治者信任 , 所以丞相往往会在这群人中诞生 。翰林学士随着政治需要发展壮大 , 这就意味着草拟诏书不再是中书舍人的特权 。从这以后 , 历朝历代的诏书都被分为“内制”和“外制”两种:
由翰林学士起草的 , 便是“内制” , 一般来说里面都是些关乎军国大政的重要内容;
中书舍人所起草的诏书便是“外制” , 里面是常规内容 。
“翰林学士”为什么连宰相都害怕?看完它的历史由来后恍然大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封建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 , 往往注重人才的家世背景和资历经验 。但是 , 在选拔翰林学士时 , 皇帝更倾向于学士的个人修养、才学见识和办事能力 。到了宋朝 , 翰林学士的权力达到巅峰 。成为翰林学士的人才 , 无不是朝廷的顶梁柱 , 平时能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决策之中 。以至于 , 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宰辅 , 在两宋时期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 。
根据文献记载 , 北宋与南宋见于史册的翰林学士总共有371人 , 其中 , 有163人后来成了宰辅 。由此可见 , 翰林院在宋代已成为孕育宰相的温床 。之所以宋代的翰林学士地位如此突出 , 是因为自太宗皇帝开始的“重文轻武”政策 。宋朝皇帝有多重视文人和文官 , 从历代宋帝的政策中就足以窥其全貌 。
文官的班序比武将更高、文官被调度到地方担任知事监督地方政府、科举的录取人数比武举更多 。作为当时最有学问的群体 , 翰林学士的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不过 , 虽然大多数宰辅都出身于翰林院 , 但自他们成为宰相的那一刻起 , 便已与翰林学士站在对立面 。毕竟 , 翰林学士的存在 , 对宰辅大臣的政治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