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三代彝器铭文书法,精妙入神!( 六 )


有的文字弯弯曲曲的线条很多 , 笔道有粗有细 , 并包含不少呈方、圆等形的团块 。
到康、昭、穆诸王时代 , 字形逐步趋于整齐方正 。共、懿诸王之后 , 金文形体趋向线条化、平直化 , 书法风格整体上呈典雅、雍容、隆重的风范 , 这符合周人审美文化的趣尚 。
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神坛礼器 , 是在最神圣的时刻呈现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器物 , 其壁内的铭文更是记录这一桩桩重要事件的传世载体 。
书法字画|三代彝器铭文书法,精妙入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用宣王时期规范而整饬的《毛公鼎》铭文与厉王时期洒脱而自由的《散氏盘》铭文之间趣味变化的文化背景做一个比较 。
《毛公鼎》铭显然是儒家礼乐规范的符号 , 其篇幅巨大 , 字数繁多 , 铭文整体观之有洋洋恢宏之感 , 使人耳畔仿佛响起孔子“郁郁乎文哉 , 吾从周”的赞叹 。
近代书家李瑞清在《李瑞清论书》中对《毛公鼎》极为推崇:“《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 , 其文则《尚书》也 。
学书不学《毛公鼎》 , 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由此可见《毛公鼎》在书法史上的杰出地位和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就章法而言 , 疏密有致 , 成行成列 , 更显示出周代审美文化追求整齐、规范的特有面貌 。
周人的进退有节 , “莫不令仪”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细审其书法 , 转折自如 , 圆融婉通 , 字略修长平整 , 灵秀自然中不失规矩严谨 , 气色温和 , 笔势稳妥 , 处处彰显出彬彬有礼之貌 。吟其文则能身临其境:“王若曰:‘父歆!
丕显文武 , 皇天引厌厥德 , 配我有周 , 膺受大命 。’”句谓“英明的文王、武王 , 伟大的上天能施予他们长久的充足的德”以及“配我有周” , 无愧于周这样的伟大国家 。
一种维护法则、敬仰上苍、追求秩序的自发倾向和文化心理一览无余 。而《散氏盘》铭文则表现出道家超越礼乐规范的返璞归真和天然成趣 。
它一反金文规整均匀的格式 , 宽博欹侧 , 章法恣肆狂放 , 率性适宜 , 初看好像杂乱无章、粗率佻脱 , 但细品味 , 便会逐渐体会到其集率意与稳健、稚拙与老辣、空灵与凝重、粗放与含蓄于一身的妙趣 。既有金文之凝重 , 也有草书之流畅 , 开“草篆”之端 。
书法字画|三代彝器铭文书法,精妙入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毛公鼎铭文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言:“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民作凋敝、社会苦难之际 , 可以出现艺术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 , 文艺却反而萎缩……这是常见的现象 。”
显然 , 《毛公鼎》铭文可以说是在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所作 。周宣王中兴 , 外临同犬戎、西戎、淮夷、荆楚等民族剧烈的民族冲突 , 内有诸侯权力膨胀、阶层矛盾依然紧张之患 。
宣王在采取硬性控制的同时 , 亦采用和诸侯、睦万民 , 内赏功勋、外建诸侯等手段软性控制 , 稳固社会秩序 , 使国家得到中兴稳定 , 反映在钟鼎铭文上也规范整齐 。郭沫若曾说:“《毛公鼎》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 , 泱泱然存宗周宗主之风烈 。”
(《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而《散氏盘》铭亦是民作凋敝、社会苦难时所为 。厉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 , 规范就显得软弱无力 。社会秩序的无规则反倒解放了思想 , 书者更加率意 , 因此成就一代名盘 。
从两则铭文看 , 艺术的“高峰”与“萎缩”似乎不能简单地用政治、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苦难做衡量 。
我们循着西周金文脉络看 , 基本上遵从着“自由—规范—规范—自由”的发展规律 , 审美趣味也是随着时代更迭而适应了不断更新的辩证需求 。乱世出精品 , 盛世亦出精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