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三代彝器铭文书法,精妙入神!( 十 )


在西周的金文书法风格上 , 这种从本质上圆曲深沉、崇尚规范和秩序的性格也开始大放异彩并一直影响到今天 。
崇尚规范 , 从铭文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周宣王时太史籀曾作过一部后来叫《史籀篇》的十五篇大篆字书 , 作为教授学童识字所用 , 学童的来源则是各诸侯国 。
据《周礼》载成王八岁入小学 , 先修“六书”与书写技能综合训练 。从娃娃做起 , 足见先贤的智慧与远见卓识 。
也是在这一时期的最后几十年里 , 也出现了像《散盘铭》《圅皇父簋铭》等所谓的任情奇肆的作品 。
单从艺术角度看 , 草意倾向实际上是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嬗变 , 而作为地方诸侯铸铭这些作品的开始出现 , 反映出西周最后的几十年时间里 , 礼乐制度尽管未至于崩坏 , 但事实上已开始出现松动了 , 而艺术在反映社会人文上便不经意呈现出来 。
此前青铜器铭文只是出现在周王的册命和赏赐中 , 幽王后期的几十年对朝政的荒废 , “烽火戏诸侯”的一系列闹剧的上演 , 难免造成了社会人心涣散 , 在金文书法风格上直接反映出人们挑战原有的崇尚规范和秩序的心态 。
由此说来 , 书法的变化必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只有很好地研究那个时期历史 , 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每一种金文书写者的原创力及精神内核 。
版权归作者所有 , 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