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欧洲中世纪的皇位争夺战——鹿死谁手?( 三 )


宗教信仰|欧洲中世纪的皇位争夺战——鹿死谁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腓特烈带领军队03.最后的下场
大多数上层社会说捷克语的人要么被迫改变信仰 , 要么被驱逐流放 。最骇人的场景是布拉格老城区广场成了叛乱头领的处决场 , 死亡训词或是反抗的叫声都被集结的鼓手们震耳欲聋的击鼓声淹没了 。斐迪南许多讲德语的朋友都获封大量财产 , 捷克语很快变成了在乡村才讲的语言 , 成了被剥削者的语言 。整个王国趋于统一——一个成功将意识形态差异抹去的梦想得以实现 , 这一事实让后来的统治者都非常震惊 。讲德语的天主教外来政客堂而皇之地占据了所有的城堡 , 虽然不能完全消灭捷克人 , 但他们差一点儿就做到了 。当然 , 有很多更古老的日耳曼社群分散在波希米亚 , 但是在白山战役之后 , 德语才变成国家通用语言 , 似乎同在奥地利和巴伐利亚一样晚 。一个伟大的中世纪王国消失了 , 最终仅仅沦为一个省——虽然有自己的军队和税收 , 但与布拉格相比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乡村地区 。鲁道夫二世在那里用猎豹狩猎并同巫师们交谈 , 已经是很久以前的记忆了 。天主教元素铺天盖地地涌入 , 尤其是在洛雷托的神圣小屋(在布尔诺也有一个) , 直到今天仍不可思议地统领着城堡贵族们居住的区域 。
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内的一些陈设足以唤起人们对这一时代的回忆 。尽管这里遭受过围攻、入侵和狂热的新捷克浪潮的洗礼 , 仍然可以看到两块巨大的木质嵌板立在神坛两侧 , 记载着新政权对腓特烈短暂统治期的看法 。其中一块很有趣但有些老套 , 展现了在腓特烈统治下加尔文教徒对教堂内圣像的毁坏 。但是 , 这与同一位雕刻家创作的惊人的布拉格全景图相比就不算什么了:许多教堂塔楼不屑地怒视着下方查理大桥上小到几乎看不见的人和马车:腓特烈和他的下属们带着华美的服饰和战利品逃走了 , 再也不会回来 。布拉格变成一个更加纯洁、健康的城市 , 再也没有像跳蚤一样搞破坏的人想要挑战宗教权威 。这样带来的影响是可怕的 , 一段20世纪才会有的高高在上的、压抑的独裁统治时期开始了 , 这是胜利者的艺术 。
宗教信仰|欧洲中世纪的皇位争夺战——鹿死谁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在的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
从三十年战争的起源可以看出为什么战争造成的破坏如此之大 。一旦波希米亚人被处置 , 从西班牙到特兰西瓦尼亚的一大群欧洲统治者便会鱼贯而入 , 怀揣各种动机 , 总能找个理由来打仗 。如果有虚无缥缈的“天赐良机”和值得维护的政治原则就更不必说了 。这些所谓的神圣动机 , 要么是狡猾的 , 要么是愚蠢的 。在野心和恐惧的洪流中 , 斐迪南二世是否是一个希特勒那样的人 , 这一问题永远找不到答案 。在一些后来的德国民族主义者看来 , 斐迪南只是勇敢地尝试将德意志领土合并 , 即使被俾格米人(Pygmies)打倒 , 遭法国背弃 。对于天主教徒来说是他制止了腐败 , 重塑了奥地利和波希米亚 , 将其变成纯洁之城 。即使被打倒……如此等等 。但对于新教徒来说他是危险恶毒的狂热信徒 , 心胸狭隘 , 毫无理性 。现代欧洲无论是在德意志的军事统治下 , 还是在统一的天主教势力的掌控下 , 都表现得缺乏激情 , 使得当代人更趋向于赞同新教徒的观点 。
斐迪南发动战争的目的不为人知 , 他不得不向一群对手挑战 。有时候他处置这些对手就如同一个狙击手射击游乐场的塑料鸭子一样容易 。舍弃了阿尔萨斯(给了西班牙)和两块卢萨蒂亚地区(作为答谢赏给萨克森 , 因其共同参与了入侵波希米亚)后 , 斐迪南保证了哈布斯堡家族对剩余地域的统治权 。并且自查理五世统治以来 , 斐迪南史无前例地重振了皇威 。在鲁道夫二世统治时期 , 除了组织军队参加土耳其战争 , 国家几乎完全陷入混乱状态 。但是斐迪南的目标更宏大 , 他放眼欧洲 , 利用哈布斯堡家族的资源 , 消灭任何想要反抗其专制统治和天主教政策的人 。他最初的敌人全都被击败了:一个丹麦新教徒试图阻止他 , 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皇家主要的军事领袖阿尔布雷希特·冯·瓦伦斯坦元帅(GeneralissimoAlbrechtvonWallenstein)组建了一支自罗马帝国以来史无前例的规模庞大的军队 。在耶稣会朋友们的疾呼呐喊下 , 建筑师和装饰者们开始如火如荼地投入到对天主教建筑的修筑和重建中 。斐迪南的想法可以理解 , 但是他过于野心勃勃 , 这一点是致命的 。1629年 , 他草率地颁布《归还教产敕令》(EdictofRestitution) , 要求新教徒将手中大量的财产和领土转交给天主教徒 。1555年开始确立的宗教所有制这一不切实际的计划 , 几乎将所有人都疏远了 , 只取悦了那些狂热之徒或最懒散的人 。自1555年以来 , 许多新教统治者从天主教徒手中夺取了领土 , 不来梅(Bremen)和马格德堡等主要城市危在旦夕 。结语斐迪南的盟友和中立派都对他的狂妄自大感到胆寒——而且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斐迪南计划的一部分而已:他坚定的信仰意味着1555年只是一个基点 , 斐迪南迟早要收回整个帝国的所有领土 。为了回应急需帮助的新教徒 , 就在第二年 , 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Adolphus)率领他的瑞典军队来到德意志北部 , 从而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