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率高的人都有哪些生活/学习习惯( 五 )
2、时间管理
说到高效学习,不提时间管理的都是耍流氓!!
在上一步项目管理规划完后,你还有没有注意到少了点东西?——预计完成时间
在完成优先级排序的工作后,你还得在前面加上预计完成时间,这也是在提醒你自己,要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而且这些任务并不是没有规定时间的,比如你需要在这2个小时里完成数学试卷,那么它应该是这样子的:
(1)6.30--8.30背英语四六级单词50个,一套听力,一套卷子(2)10.00--12.00数学一张卷子,外加3道大题(3)13.30--16.55语文背诵古诗,文言文翻译,阅读理解,作文一篇我随便填了一下,这些都是需要根据你的个人实际情况来定,而且每个时间段每个人的状态也不一样,比如我这个人比较懒,一般像最难的任务我会放在晚上做,早起是不可能早起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早起的:)
一般来说,把最困难的任务放在第一个做是最高效的,早上6点起床,然后专心做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做完后剩下的任务就轻松多了,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嗷
不过不得不说,早起的思维确实不一样,十分清晰那种,而且灵感也多,昨天晚上迷迷糊糊想不出来的东西,早上起来上厕所一下子就想出来了!很奇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遇到难题想不出来解决方法的时候,就要去厕所,你的思路就来了!当年阿基米德也是在马桶上算出浮力公式的,你也可以
3、注意力管理
ok,我们继续。很多人都在说时间管理的话题,但实际上学习或者工作的效率高低,最主要的还是一个问题——注意力不够
无论是高效学习也好,时间管理也罢,没有专注的注意力,你还谈什么高效工作?把项目列好了,就算完成了吗?知识付费产品交了钱,就等于学会了?
别自欺欺人了,真正的高效人士从来不需要靠什么方法,就是靠自律以及高度的专注力
那我们普通人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呢?
(1)避免干扰
根据调查,如今最令人注意力分散的就是手机了,它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提高效率,用的不好就是浪费时间,我以前就是这样的:
做了两道数学题,好难....还是搜答案吧,就不耽误时间了。一打开手机,那个手啊...不自觉的点开了微信,里的朋友圈,眼睛也控制不住地看了朋友圈里的内容,完全忘了要查题目的事儿
——看到朋友发的美食图片、读书打卡、吹爆近期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我酸了,内心一股莫名的愤怒和焦虑被压抑着,15分钟过去了
才惊醒的意识到,我要干嘛来着??噢噢,查题目!你不说我特么差点忘了!
——刚刚的一番无意识的动作,今晚我将重复5次以上,只不过这次不是朋友圈了,无非就是微博、、抖音,其中的2、3个嘛
12点多,终于写完了,发个朋友圈感动一下自己吧......
很恐怖,自己是如何被手机分散注意力的,完全意识不到啊!!我就问自己,朋友发过来的微信,真的就非看不可么,一定要现在就回吗,关键是你能确定只花5秒钟只回信息么?
所以我选择关机,并且放到自己视线以外的地方去,因为我知道我这双手啊不老实,真的哪天给它剁了;不关机,至少也要开飞行模式放在远远的地方
有的人说,我要查资料怎么办?遇到不会题目还得小猿搜题
两种方法:一,先把能做的都做了,最后统一把不会的题目集中起来查资料;二、备用一台真空机,只用来查资料,不要装哪些乱七八糟的APP,就只能干辅助学习的作用
(2)外部环境
在开始学习之前,打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你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来为自己建立一份舒适的心情
无论你是在家里的卧室还是图书馆以及其他学习的地方,你只需要放置一些东西、一些小物件,来告诉自己的大脑,接下来我要开始学习了
一般我会找一张干净的桌面,一本书、一支笔、一本本子,你也可以找一些其他能够提示你学习的东西,比如金句书签、榜样的标致之类的
还有一个我比较推荐而且自己也经常使用是方法就是——“白噪音”
白噪音就是一些下雨声、海浪声、翻书声等等,这里推荐你一个“潮汐app",非常好用的白噪音音乐软件
当我听自己喜欢听的音乐时,听不懂还好,万一听得懂是首中文歌,我会不注意的跟着唱起来你知道吧,就很尴尬,思绪被打断很烦,注意力都被音乐分散了,何谈高效
除了白噪音以外,我还相信“复述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复述就是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在脑海中整理过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里再推荐一个app“声昔”,是一个非常适合复述学习法的软件,页面简洁,小众高格调;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我们常听到“能做对题不是学会,能给别人讲明白才是真的会。”声昔就是这样的一个纯语音的软件,你可以在学习过后,利用1到2分钟的时间来复述知识点,加深自己的记忆,看过就忘记那学习就没有什么意义。
Tips:番茄学习法(推荐指数:★★★★★)
番茄学习法:工作25分钟(算做一个番茄时间),休息五分钟。每4个番茄时间后休息时间增加为15分钟,以此循环合适的工作周期
你可以用手机调一个25分钟的闹钟,在这25分钟之内,你得专注做一件事,除此之外你不要去注意其他任何事情。不要管完成的结果,你只需要把所有注意力专注在”过程“上
25分钟过后,你可以休息5分钟,期间你可以出去走走、活动筋骨、吃点水果、闭目养神等,但是记住不能刷抖音!!最好是不要打开网络,要不然就功亏一篑
一个番茄钟过后,就继续下一组25分钟+5分钟的番茄钟,直到完成任务
如果你的自制力比较强,你可以适当调整时间,你可以试试40+10的组合,但是专注时间一定不能太长,你会特别累,也不能过短,你啥都没干就结束了
关于学习习惯差不多就讲到这,至于什么保证充足睡眠、健康的饮食、锻炼身体之类的,我就不多说了。算了还是说说吧
1、很多人忽视睡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其实充足的睡眠也是高效率的关键,因为人醒着的时候,大脑里会产生有毒物质,影响思考,睡眠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清理毒素2、当你在用脑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需要吃得很好,才能为你的大脑提供能量,这是常识,不是知识点3、每天15-20分钟的锻炼,能够使你的身体达到最佳状态,激发你的潜力,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羽毛球等等。因此,每天花点时间锻炼一下,它会使你的工作效率更高最后,看完不关注我@林苏臣,不点赞只收藏的都属于耍流氓
我给你准备了对我帮助巨大的学习资料,是我花了2000多块钱买的
码字不易,你的点赞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不信双击屏幕?
推荐一篇帮你提高10倍学习效率的文章:
怎么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
关注我,第一时间获取更多优质成长干货
■很多人都误认为学霸的天赋是「智商高」,但并不是。学霸们真正的天赋是「能长时间地保持勤奋状态且能学进去」,也就是专注力强。10个小时的勤奋,也比不上一个小时的专注。
我认识一个在招生办工作的朋友,他每年都能看到许多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的材料,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样的天之骄子。见的多了,他经常对我感叹:「能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天生的。」
这句话的残酷之处在于,从他所能观察总结的现象来说,大部分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天赋异禀,基因好」;更残酷之处在于,那些凭学习考不上但能凭借其他本事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只能说「中了卵巢彩票」。
因为工作的原因,他还去过不少清华、北大学子的家中。
这些人的家庭既有大富大贵的,也有一贫如洗的,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工薪或中产阶层。无论是哪种,父母讲起自己的孩子,都是「他从小学习就比较好,我们很少操心」。
他去过的一户人家,父母都是收废品的,可孩子硬生生就是从一个偏僻的小乡镇考进了市里的中学,并从此一路开挂进了清华。
家庭条件那么差,父母也没文化,但他的成绩就是好。
虽然现在名牌大学里的贫寒学生越来越少,但在他看来,并非贫寒家庭的孩子天赋都不好,只能说好的家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让本就天赋好的孩子更能发挥所长,也就更容易脱颖而出。
就像一块好料,好的打磨能让其成为美玉,但如果深埋尘土、无人问津,时间长了看起来也就是块普通石头了。
他的看法让我很不爽,毕竟就我所知,大部分即使天赋很好的学生,要想进清华、北大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要非常勤奋才能做到。
我刚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就冷冷地反问了我一句:
「你难道不觉得,能长时间地保持勤奋状态且能学进去,这本身也是一种天赋吗?」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人——雷军。
小米上市后,估值近700亿美元。
于是有很多人出来分析他为什么能成功,说来说去关键词都是勤奋。比如6×24小时工作制,经常不眠不休,等等。
所有这类鸡汤,都解释不了一个根本问题:勤奋的人很多,搞996的公司也很多,但不仅做不到雷军或小米的成就,甚至根本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再来看看雷军。
雷军于1969年出生,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用两年时间修完学分,是系里20年来《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拿到满分的两个学生之一;大学期间和别人合写了一个加密程序,在大三的时候就成了那个年代的「万元户」;毕业后觉得市面上关于程序的书水平太低,于是写了一本《深入DOS编程》,成了畅销书;23岁加入金山软件公司,29岁成了金山公司总经理,并被武汉大学聘为名誉教授,给武汉大学捐了几十万元,这个金额在90年代末可以买下北京的一栋楼。
2000年,雷军拿出50万创办了卓越网,2004年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亚马逊,然后几乎是力挽狂澜地将几近破产的金山拯救回来,直到2007年金山上市,他身家过亿,功成身退,做起了天使投资人。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2010年,41岁的雷军创立了小米,一年后小米手机横空出世,当年销售过百万台,第三年接近2000万台;8年后,小米上市,上市时估值539亿美元……
雷军虽然不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但如果这样的人不叫天才,我不知道什么叫作天才。想想你读大学时在干什么,29岁的时候能干什么,承认他天赋高很难吗?说实话,大家如果老老实实去看雷军的经历,就会发现他在学习考试、数学推理、计算编程、领导团队、战略思考、市场嗅觉甚至个人魅力上都有太多的优秀特质。
之所以老是拿「勤奋」来说事儿,是因为你很容易就能看到「勤奋」,也很容易就能「模仿」。别人学习10个小时,你学习12个小时;别人加班到12点,你加班到凌晨3点。
然后,就可以了吗?
我就想问一句,大家高中时都没有过面对学霸碾压,再怎么努力都望尘莫及的绝望吗?
如果从雷军这样的人身上,只能学到一个轻描淡写的「勤奋」的话,不好意思,从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里我能学到一打。做出勤奋的样子很容易,难的是一直保持全身心投入。
所有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低的人,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一到要做事的时候,就会感觉全世界的风吹草动都是诱惑。
当你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勤奋都只是在耗费时间,成效低下,并且你也会觉得疲惫不堪。勤奋能决定的只是下限,真正决定人与人差距上限的,是你能否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全神贯注。
这才是那些优秀的人身上真正拥有的特质。他们在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几乎可以忽略全世界,保持全身心投入,高度集中注意力。
更可怕的是,只要需要,他们往往可以一天十多个小时持续这样,经年累月,从不懈怠。这才是隐藏在勤奋表象背后的真正特质,一种更本原的能力——专注。
当我查阅雷军早年经历的时候,发现中学时期的他非常喜欢下围棋,还拿过学校的围棋冠军,而围棋本就是一个需要高度专注的脑力运动。
进入大学后,雷军坚持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学习,晚上11点之后才睡觉,仅用两年时间就修完了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全部课程。这里面难的不是在自习室里每天待10多个小时,而是一整天里都要真正集中注意力,消化吸收学习的知识。很难想象,在那两年里,雷军是怎样日复一日地保持着高强度学习的,何况是在号称「玩在武大」的著名校园里,这需要抗拒多大的外在诱惑!
雷军在设计BITLOK加密软件的时候,更是把这种专注发挥到了极致。每天足不出户,只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加密软件的所有编码、测试、界面设计以及说明书的工作。
我记得当年看史玉柱的传记时,里面提到他在赚取第一桶金的时候,也是一头扎进深圳大学学生公寓里,除了一星期下一次楼买方便面,他在计算机前待了整整150个日日夜夜,写出了曾风靡全国的一款文字处理软件。
推荐阅读
- 在平行班,周围的人很吵,很多人都在玩手机,自己也容易受影响。可我也想学习,有啥方法
- 深知学习改变命运,有些人却为何不能坚持学习
- 怎样从零开始学习画插画
-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学习网站
- 为啥越深入的学习法律,越觉得法律的漏洞越多
- 每天工作学习十几小时,睡眠六七小时的高效人士就不累吗
- 为啥部分学生宁愿花时间研究复杂的王者荣耀游戏机制,也不愿花时间学习正课
- 咋样反驳「女生为啥要学习要学历」这种观点
- 大学计算机系最努力的同学都是怎样学习的
- 哪些网站适合用于充电、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