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升学择校局|单依纯背后的浙音流行系,那位被误读的教授


_本文原题:单依纯背后的浙音流行系 , 那位被误读的教授
浙江升学择校局:作为国内最大的音乐选秀类节目 , 《中国好声音2020》终于在外界的欢呼声中落下了帷幕 , 来自金华东阳、李健战队的热门选手单依纯以近乎碾压的姿态登上冠军宝座 ,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 这位姑娘来自浙江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 ,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位被误读的该系著名教师 。
浙江升学择校局|单依纯背后的浙音流行系,那位被误读的教授
本文插图

浙江升学择校局|单依纯背后的浙音流行系,那位被误读的教授
本文插图
最真实的庞龙
一踏进庞龙在北京的家 , 整洁而有序 。 平时庞龙驻扎在杭州 , 偶尔来北京排练录音 , 家里的“人气”还很浓 , 不像是许久未住过人的 。 客厅的架子上放着许多小摆件 , 像是庞龙这几年出国旅行所得 。 简单的木质方桌上早已放好了一杯热茶 , 庞龙在一旁摆弄着新买的吉他 。
“消失”在公众视野的这几年 , 庞龙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 他还是我们十年前在电视上看见的那个模样 , 戴着一副普普通通的眼镜 , 甚至连发型也没变 。 就这样坐在我面前的庞龙实在无法和“明星”一词联系起来 。
随意的寒暄了几句之后 , 他“先发制人”:“你想问些什么呀?如果是“两只蝴蝶” , 我没什么可说的 。 ”庞龙对《两只蝴蝶》时期事情的敏感并不让我感到意外 , 不过令人更加好奇的是近些年来他都在做些什么 。
“并不热爱音乐”
庞龙从小在阜新的矿区长大 , 全家六口人都指着在矿上工作的父亲生活 。 庞龙初中毕业之后 ,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 这才开始唱歌 。 “我那时并不热爱音乐 , 只是发现能挣钱才去唱歌的 。 ”庞龙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 , 一时不知该怎么接下去 。 少时打拼的经历他已不愿意细说 , 更不愿将这段经历形容的多么悲惨 , 只是浅浅的几句话带过 。
1988年 , 庞龙还在上学 , 为了赚钱他白天上课晚上去夜场唱歌 。 “我们是四线城市 , 最初唱一场只有3块钱 。 到了1990年之后才慢慢好起来 。 ”说这话时 , 庞龙的神情轻松 。 具体的故事没有多问 , 只能从其他地方得知 。
19岁时 , 庞龙的父亲肺癌去世 , 全家人断了生活来源 。 毕业之后 , 庞龙接替了父亲的职位 , 在矿区当起了一名电工 。 而那个养活了当地十几万人的矿区如今已近废弃 , 在卫星上还能看得到地球被挖了一个大坑 。 庞龙早年间在一次采访中聊起自己家乡的故事 , 没有什么关于时代的抱怨 , 也不在乎儿时的清苦 , 反而十分感激那个地方养育了自己 。
之后庞龙就在夜场唱歌为生 , 一唱就是16年 。 “酒吧、夜总会、歌舞厅 , 大大小小的场子我都跑过 。 ”庞龙觉得夜场很能锻炼人 。
浙江升学择校局|单依纯背后的浙音流行系,那位被误读的教授
本文插图
庞龙在1998年演唱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首歌曲《老了》 , 那时候的他其实只有27岁 。 聊起这首歌 , 庞龙顺手拿出电脑给我试听 。
“那时候就是叛逆啊 。 二十七八岁正是人生迷茫的时候 , 所以才有了这首歌 。 ”
生存 , 说白了更像一种挣扎 。
执着 , 其实只是没有办法 。
理想 , 我也差点儿忘记了

庞龙不断地重复着这几句歌词 , 好像又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
几句简简单单又质朴的歌词就能看出庞龙当年的处境和对生活与理想的迷惘 。
“我要感谢唱片公司培养了我”
大学毕业后 , 庞龙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签约唱片公司 , 2000发行了第一张唱片《人生三部曲》 , 收录了这首《老了》 。 庞龙的第一张专辑的每一首歌都充满了一个年轻人极为自我的心绪与叛逆 , 也让他赔的血本无归 。


推荐阅读